造国手
zào guó shǒu
  • 拼 音:zào guó shǒu
  • 注 音:ㄗㄠˋ ㄍㄨㄛˊ ㄕㄡ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指在治理国家方面具有卓异才能的人。《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 宋公 ,造国手也,陛下如厌万机,何不举国授之!”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圣贤人事上》:“嗣主言 宋齐丘 本造国手。”

  • 基本含义
    指培养出能够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才。
  • 详细解释
    造国手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意思是通过教育或培养,使人成为能够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才。这个成语强调了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可以在教育领域、人才培养计划、国家发展战略等场景中使用。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一位国君,他非常重视教育,并且致力于培养人才。他亲自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教育制度,为国家培养了许多能人。因此,人们赞美他“造国手”,意思是他通过教育培养出了许多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才。
  •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造”、“国”和“手”。
  • 例句
    1. 教育是造国手的重要途径。2. 只有通过培养优秀的人才,我们才能够造国手。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故事起源相联系,想象一个国君亲自培养人才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计划,以及现代教育体系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可以成为国家的造国手。2. 初中生:我们学校有很多培养人才的项目,希望能够造出更多的国手。3. 高中生:参加科学竞赛是培养国家造国手的一种方式。4. 大学生:我希望通过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成为一个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造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