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秋
yán qiū
  • 拼 音:yán qiū
  • 注 音:ㄧㄢˊ ㄑㄧㄡ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肃杀的秋天。 南朝 宋 鲍照 《代出自蓟北门行》:“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彊。” 唐 顾况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陵霜之华》:“烈烈严秋,熙熙阳春。”

  • 基本含义
    指严肃的秋天,形容气氛庄重、严肃。
  • 详细解释
    严秋是由“严”和“秋”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表示秋天的气氛庄重、严肃。严秋常常用来形容气氛或环境庄重、肃穆,没有一丝轻松或嬉笑的感觉。
  • 使用场景
    严秋常用来形容正式场合、庄重的气氛,比如重要会议、祭祀仪式、国庆阅兵等。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态度严肃、庄重,比如严秋的面孔、严秋的语气等。
  • 故事起源
    《荀子·劝学》有句话:“严冬之时,而风雨至,河冰方结,人民皆严冬之服,然后犹有人人笑语嬉戏,春秋之时,而天下太平,人民皆春秋之服,然后犹有人人严秋之颜。”这句话意味着即使是在严寒的冬天,人们仍然能够保持欢乐的心情;而在春秋时节,天下太平,人们却变得庄重、严肃。因此,严秋成语就是从这句话中衍生而来的。
  • 成语结构
    严秋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表示形容词的汉字组成。
  • 例句
    1. 会议室里弥漫着一股严秋的气氛,大家都心情庄重。2. 在祭祀仪式上,人们穿着严秋的服饰,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秋天的形象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秋天是一个严肃的季节,树叶逐渐凋零,天气逐渐寒冷,所以可以将严秋想象为秋天的气氛严肃、庄重。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秋天相关的成语,比如“秋高气爽”、“秋风萧瑟”等,以加深对秋天气氛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严秋地教导我们要认真学习。2. 初中生:考试前的教室里弥漫着一股严秋的气氛,同学们都在认真复习。3. 高中生: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同学们穿着严秋的制服,庄重肃穆地行进。以上是关于成语“严秋”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