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荡
yì dàng
  • 拼 音:yì dàng
  • 注 音:ㄧˋ ㄉㄤ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超脱;无拘束。《汉书·扬雄传上》:“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佚音铁。荡音儻。” 清 黄仲则 《由慈光寺至老人峰》诗:“百悟罗英苍,羣妙展佚荡。” 章炳麟 《原道上》:“玄家或佚荡为简,犹高山之与深渊,黑漆之与白堊也。”参见“ 佚宕 ”。

  • 基本含义
    形容人行为放荡、放纵,缺乏约束和节制。
  • 详细解释
    佚荡一词由“佚”和“荡”两个字组成。佚指放纵、放荡,荡指游荡、漫游。佚荡形容人行为放纵、放荡,不受约束和节制。
  • 使用场景
    常用于贬义,形容人的行为不检点、不守规矩,缺乏自律和自制力。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拘小节、不守规矩的人。
  • 故事起源
    《史记·平津侯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平津侯,他的儿子韩非子聪明才智过人,但行为放荡不羁。有一次,韩非子去拜访齐国的大夫,大夫问他:“你的父亲是齐国的平津侯,你为什么不效法他的品行?”韩非子回答道:“平津侯犹如大海,而我犹如深渊,怎么能够相比呢?”从此,人们用“佚荡”来形容行为放荡、不受约束的人。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动词
  • 例句
    1. 他的生活佚荡不羁,没有任何目标和规划。2. 这个人行为佚荡,经常违反社会公德。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佚荡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海边放纵自己的行为,不受任何约束和规定,这样就可以记住佚荡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佚荡相关的成语,如“佚名”、“荡气回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为太佚荡了,老师都管不住他。2.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个同学佚荡不羁,经常违反校规。3. 高中生:他的佚荡行为导致他的学业受到了影响。4. 大学生:大学是一个自由的环境,但我们也不能过于佚荡,要有自律和自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