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拟
zhù nǐ
  • 拼 音:zhù nǐ
  • 注 音:ㄓㄨˋ ㄋ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唐 时选举官员,凡应试获选者先由尚书省登录,经考询后再按其才能拟定官职,称为“注拟”。 宋 代选举因袭此制。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颂德》:“从前注拟,皆约循资格,至 国忠 创为押例,选深者尽留,乃无才与不才也。”《旧唐书·刘祥道传》:“时选人渐众, 林甫 奏请四时听选,随到注拟,当时甚以为便。” 宋 叶适 《信州教授厅记》:“今吏部按格注拟,或特命为堂差,赢数千里,至终始坐学不敢离局。”

  • 基本含义
    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或预测。
  • 详细解释
    注拟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注”意为估算,预测,而“拟”则表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注拟的基本含义是根据已知的条件和情况进行估算或预测。它强调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推测和预测的能力。
  • 使用场景
    注拟常常用在谈论未来的情况,或者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推测和预测的场景中。它可以用来描述人们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猜测,也可以用来指代根据已有的线索进行推断和判断的能力。
  • 故事起源
    注拟的故事起源于《左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鲁国大夫公叔文子在战争中为了预测敌军的动向,派出了使者去侦查敌情。使者返回后,公叔文子问他有关敌情的情况,使者回答说:“没有亲眼见到,只是根据痕迹进行了估算。”公叔文子听后十分赞赏,称赞他“注拟得当”。从此,注拟成为了一个用来描述根据已有线索进行估算和预测的成语。
  • 成语结构
    注拟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注”和“拟”分别表示估算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 例句
    1. 根据天气预报,明天会下雨,这只是一个注拟。2. 我们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来注拟未来的发展方向。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注拟”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或预测”这个基本含义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图像或故事,以帮助记忆。例如,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片未知的土地上,他用手指着地面上的线索进行估算和预测,这个场景可以帮助记忆注拟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更多关于注拟的相关故事和例句来深入了解和学习这个成语的用法。同时,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注拟相关的成语,如“推测”、“估计”等,以扩展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做好准备,考试题目可能会有变化,我们需要注拟一下可能的题型。2. 初中生: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反馈,我们可以注拟一下产品的改进方向。3. 高中生:在制定计划时,我们需要注拟不同的情况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做出最合理的决策。4. 大学生: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我们需要注拟实验结果和可能的影响,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