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炉
xūn lú
  • 拼 音:xūn lú
  • 注 音:ㄒㄩㄣ ㄌ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燻炉”。用以熏香或取暖的炉子。 唐 卢照邻 《释疾文·悲夫》:“御燻炉兮长不暖,对巵酒兮忧恒满。” 唐 张曙 《浣溪沙》词:“枕障熏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尔应知。”《新唐书·仪卫志上》:“朝日,殿上设黼扆、躡席、熏炉、香案。” 宋 李清照 《浣溪沙》词:“玉鸭熏炉閒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遗犀还解辟寒无?” 宋 范成大 《卜算子》词:“半夜清香入梦来,从此燻炉冷。”

  • 基本含义
    比喻学问或技艺的传授和研究的地方。
  • 详细解释
    熏炉是由一个用以熏香的小炉子组成的。成语“熏炉”比喻学问或技艺的传授和研究之地,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在这个地方获得知识和技艺的熏陶和启发。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学术机构、学校、培训机构等教育场所,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通过学习和研究得到知识和技艺的过程。
  • 故事起源
    成语“熏炉”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熏香文化。在古代,熏香是一种用来祭祀神灵、驱除邪气和增加气氛的方式。熏香通常放在一个小炉子里,所以人们把学问和技艺比喻为熏炉,表示通过学习和研究可以得到启发和提高。
  • 成语结构
    熏炉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1. 这个学院是培养人才的熏炉。2. 这个老师是我们学习的熏炉,他教我们很多知识和技巧。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熏炉”与学习和研究的场所联系起来,例如图书馆、实验室等,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熏香文化,以及其他与学问和技艺相关的成语,如“庖丁解牛”、“登堂入室”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去图书馆,因为那里是知识的熏炉。2. 初中生:老师是我们学习的熏炉,他教我们很多知识和技巧。3. 高中生:大学是培养人才的熏炉,我希望能在那里学到更多东西。4. 大学生:实验室是科研的熏炉,我在那里进行科学研究。5. 成人:这个培训机构是提升职业技能的熏炉,我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