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节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yī zhī yī jié ㄧ ㄓㄧ ㄧ ㄐㄧㄝ ˊ

    一枝一节(一枝一節) 

    (1).本指树木的枝节。 明 莫是龙 《画说》:“画树之窍,只在多曲,虽一枝一节,无有可直者。”

    (2).喻事物之细小部分。 清 郑燮 《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文章以沉着痛快为最,《左》、《史》、《庄》、《骚》、 杜 诗、 韩 文是也。间有一二不尽之言,言外之意,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者,是他一枝一节好处,非六君子本色。”

  • 基本含义
    比喻一个一个分开地、详细地说明或列举。
  • 详细解释
    成语“一枝一节”源自于《左传·襄公十七年》:“今乃是一枝一节者。”原意是指一个一个分开地、详细地说明或列举。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详细地、逐个地叙述或列举事物的各个方面或细节。
  •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详细叙述某个事物的过程、内容或细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个问题或事情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 故事起源
    根据《左传·襄公十七年》的记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齐国。当时,齐国的官员们在讨论国家的政策时,有一个人详细地列举了许多细节,他说:“今乃是一枝一节者。”后来,人们将这个描述方式引申为“一枝一节”。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一枝”和“一节”两个词组成。其中,“一枝”表示一个一个地、逐个地;“一节”表示叙述或列举的内容或细节。
  • 例句
    1. 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枝一节的分析,给出了详细的解释。2. 在报告中,他一枝一节地列举了公司的各项业务情况。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一枝一节”与详细叙述或列举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认真地、一个一个地叙述或列举事物的各个方面或细节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详细叙述相关的成语,如“一事无成”、“一字千金”等,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写作业时,总是要求我们一枝一节地写清楚每个步骤。2. 初中生:在写作文时,我们应该一枝一节地列举事实和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3. 高中生:在历史考试中,我们需要一枝一节地叙述事件的发生过程和影响。4. 大学生:在研究论文中,我们应该一枝一节地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以支持我们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