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
hǎi kǒu
  • 拼 音:hǎi kǒu
  • 注 音:ㄏㄞˇ ㄎㄡ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释义]
    (1) (名)海湾内的港口。
    (2) (名)漫无边际的说大话叫夸海口。夸下海口。(作宾语)
    (3) (名)海南省首府海口市简称海口。
    [构成]
    偏正式:海(口

  • 英文翻译

    1.(港口) seaport

  • 详细解释

    ◎ 海口 hǎikǒu
    (1) [seaport]∶海湾内的港口
    (2) [boasting;talk big]∶多用于“夸海口”,漫无边际地说大话
    (3) [Haikou city]∶海南省省会
    (1).古以我国四境外为海,因以海口借指边境。 唐 李白 《大猎赋》:“而内以中华为天心,外以穷髮为海口。”
    (2).通海的出口。即内河通海之处。 唐 方干 《陆山人画水》诗:“但有片云生海口,终无明月在潭心。”《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翌日, 茂才 追至 浮子门 ,遇海舟五百艘遮海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他见了,以为我们正在海疆戒严的时候,别国兵轮如何到我海口里来?” 清 史致谔 《同治二年三月初一日禀左宗棠》:“ 寧波 为通商海口,米之来源尚广,其值亦较内地便宜,自应照旧办运。”
    (3).谓大而深的嘴。古以为圣人的奇表异相。《陈书·高祖纪上》:“海口河目,贤圣之表既彰。”《诗·大雅·生民》“鸟乃去矣, 后稷 呱矣” 唐 孔颖达 疏:“异之於人,谓有奇表异相,若 孔子 之河目海口。” 唐 王维 《为相国王公紫芝木瓜赞》:“而我相公生而英姿,河目海口。”《东周列国志》第七八回:“ 孔子 生有异相,牛脣虎掌,鸳肩龟脊,海口辅喉,顶门状若反宇。”
    (4).形容一般大嘴。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二部分六:“一对水泡眼……口哩,倒是一个海口,不过没有胡须。”
    (5).大话。亦指说大话。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一折:“你看这生説海口哪。”《西游记》第六七回:“不是 老孙 海口,只这条棒子,揝在手里就是塌下天来,也撑得住。”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 梁老三 的小犊子……夸下海口,指名道姓,产量要压倒你大叔哩!”

  • 基本含义
    指人说话时故意不把话说完整,让人猜测其意思。
  • 详细解释
    海口是由“海”和“口”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意思是不把话说完整,让人猜测其意思。通常用来形容人说话含糊不清,故意模棱两可,让人摸不清其真实意图。
  • 使用场景
    海口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在交流中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是故意说话模糊,让人猜测其真实意图。可以用于各种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例如商务谈判、政治演讲、社交场合等。
  • 故事起源
    海口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相传,古代有一个叫做海口的人,他非常善于说话时故意不把话说完整,让人猜测其意思。因为他的说话方式常常让人摸不清他的真实意图,所以人们就用他的名字来形容这种说话方式,称之为“海口”。
  • 成语结构
    海口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海”和“口”。
  • 例句
    1. 他总是喜欢海口,让人摸不清他真正的意图。2. 在商务谈判中,要注意不要海口,应该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海边,嘴巴半张着,但没有说话。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即不把话说完整。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交流和沟通相关的成语,例如“言简意赅”、“一言九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今天上课时总是海口,让我们猜猜她要说什么。2. 初中生:他在班会上海口,让我们不知道他到底有什么事情要说。3. 高中生:政治家在演讲时常常海口,让听众摸不清他的真实意图。4. 大学生:商务谈判中,双方都不应该海口,应该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