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
hǎi xiào
  • 拼 音:hǎi xiào
  • 注 音:ㄏㄞˇ ㄒㄧㄠ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释义]
    (名)由海底地震或风暴造成的海水剧烈波动。海水冲上陆地,往往造成灾害。
    [构成]
    主谓式:海|啸
    [例句]
    海啸扑面而来。(作主语)

  • 英文翻译

    1.bore; tidal wave; seismic sea wave; seaquake

  • 详细解释

    ◎ 海啸 hǎixiào
    [tsunami;seismic sea wave] 海水的一种剧烈波动,起因于海底地震或风暴,常殃及陆地
    山呼海啸
    亦称“ 海吼 ”。亦称“ 海唑 ”。由风暴或海底地震造成的海面恶浪并伴随巨响的现象。海水往往冲上陆地,造成灾害。 明 杨慎 《古今谚·吴谚楚谚蜀谚滇谚》:“山抬风雨来,海啸风雨多。” 清 施鸿保 《闽杂记》卷三:“近海诸处常闻海吼,亦曰海唑,俗有‘南唑风,北唑雨’之谚,亦曰海啸。其声或大或小,小则如击花鼓,点点如撒豆声,乍近乍远,若断若续,逾一二时即止;大则汹涌澎湃,虽十万军声未足拟也;久则或逾半月,日夜罔间,暂则三、四日或四、五日方止。” 严复 《救亡决论》:“海啸忽来,淹死兵丁数百。”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二:“ 日本 帝国主义的狂暴侵略,像海啸一样,几个月期间席卷了半个 中国 。”

  • 基本含义
    指海洋中由于地震、火山爆发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海水突然上升并形成的巨大浪潮。
  • 详细解释
    海啸是一种自然灾害现象,通常由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等引起。当这些事件发生时,海底地壳会发生剧烈变动,导致海水突然上升并形成巨大的浪潮。海啸通常具有高度巨大、速度快、冲击力强的特点,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破坏。
  • 使用场景
    海啸这个词语通常用于描述海洋中的自然灾害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某种突发事件或情况的冲击力和破坏性。
  • 故事起源
    海啸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庄子·天下篇》中。在这个故事中,庄子用“海啸”来比喻人们的欲望和执着,认为它们就像海啸一样破坏了人们的内心平静。
  • 成语结构
    海啸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这次地震引发了一次海啸,给沿海地区带来了巨大损失。2. 这个国家的经济遭受了一次巨大的海啸,需要付出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恢复。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海啸”这个词语。可以想象海洋中突然出现巨大的浪潮,冲击力十分强大,这就是海啸的特征。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海啸的形成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词语,如地震、飓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昨天学校举行了一次模拟海啸演习,我们都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2. 初中生:我在电视上看到了真实的海啸画面,感到非常震惊和害怕。3. 高中生:我们在地理课上学习了海啸的形成原因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