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理
zhì lǐ
  • 拼 音:zhì lǐ
  • 注 音:ㄓㄧˋ ㄌ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至理 zhìlǐ
    (1) [truth axiom;maxim;famous distum,golden saying;]∶最正确或最根本的道理
    团结御侮,自然是至理
    (2) [best politics]∶最完善最美好的政治

  • 英文翻译

    1.famous dictum; maxim

  • 详细解释

    (1).犹真理;正常的道理。 晋 裴頠 《崇有论》:“以为文不足若斯,则是所寄之涂,一方之言也。若谓至理信以无为冠,则偏而害当矣。”《新唐书·卢承庆传》:“死生至理,犹朝有暮。” 章炳麟 《菌说》:“轮迴之説,非无至理,而由人身各质所化,非如佛家所谓灵魂所化也。”
    (2).最精深的道理。 晋 葛洪 《抱朴子·喻蔽》:“言少则至理不备,辞寡即庶事不畅。是以必须篇累卷积,而纲领举也。” 南朝 梁 沉约 《与陶弘景书》:“至理深微,曖焉难睹。”
    (3).犹至治。旧题 汉 马融 《忠经·天地神明》:“昔在至理,上下一德,以惩天休,忠之道也。” 唐 元稹 《观兵部马射赋》:“虽当至理,不忘庸功。”《旧唐书·代宗纪》:“至理之代,先德后刑。”

  • 基本含义
    指最正确、最合乎道理的观点或理论。
  • 详细解释
    至理表示某种观点或理论是最正确、最合乎道理的。它强调了道理的至高无上,是对真理和智慧的肯定。使用至理时,通常表示对某个问题或情况的深刻洞察和正确判断。
  • 使用场景
    至理常用于正式场合,例如学术讨论、辩论比赛、演讲等。它可以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理论是最正确的,也可以用来批评他人的错误观点或错误行为。
  • 故事起源
    《庄子·养生主》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庄周的哲学家和一个叫惠子的学者的对话。庄周告诉惠子,他的梦境中有一只大鱼,这只鱼告诉他至理是在水中的,而不是在陆地上。这个故事通过鱼的形象,表达了至理的无处不在和超越性。
  • 成语结构
    至理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这个理论经过了长期的研究和实践,被认为是至理。2. 他的观点虽然与众不同,但却是至理。3. 面对困境,我们应该听从至理,做出正确的决策。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至高无上”、“最正确”、“最合乎道理”等词语进行联想,来记忆至理的含义。此外,可以通过多读、多用至理这个成语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至理相关的成语,例如“至善”、“至诚”等。同时,还可以了解与至理相关的哲学理论,例如“辩证法”、“唯物主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听从老师的教导,学习知识是至理。2. 初中生: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这是至理。3. 高中生:在学习中,我们应该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至理。4. 大学生:在学术研究中,我们要追求至理,寻找最适合解决问题的观点或理论。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遵循道德和法律,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是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