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芟
zhǎn shān
  • 拼 音:zhǎn shān
  • 注 音:ㄓㄢˇ ㄕㄢ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斩除。 明 沉榜 《宛署杂记·街道》:“身无立锥之地,而连阡有膏腴水竹,则彼有斩芟之虞。”
    (2).砍杀;杀戮。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云南河口起义清方档案》:“我军併力痛击,斩芟尤多。”

  • 基本含义
    斩除杂草,比喻铲除害群之马,清除危害。
  • 详细解释
    斩芟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斩”意为砍断,割除,而“芟”代表杂草。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砍除杂草,比喻铲除害群之马,清除危害。在实际应用中,斩芟常常用来形容清除隐患、消除危害的行动。
  • 使用场景
    斩芟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政治、组织或团体中的清除危险分子、铲除不良行为的行动。例如,在政府机构或企业中,当发现有人行为不端或从事违法活动时,可以使用斩芟来形容对其进行严厉处理的情况。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斩芟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清除自己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或消除自身隐患的努力。
  • 故事起源
    斩芟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战国策·魏策三》。故事中,魏国大夫李克因为善于识别人才,被国君任命为宰相。然而,李克在担任宰相期间,发现有一些小人物在背地里搞破坏,企图危害国家利益。为了消除这些危险因素,李克决定采取行动。他以清除田地上的杂草为由,召集了一群人,实际上是清除了这些小人物,保护了国家的安全。从此以后,人们就用斩芟来形容清除害群之马、消除危害的行动。
  • 成语结构
    斩芟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斩”为动词,意为砍断,割除;“芟”为名词,意为杂草。
  • 例句
    1. 为了维护社区的安全,他们决定斩芟一些潜在的犯罪分子。2. 新任校长下令斩芟学校内的不良行为,提升学习氛围。3. 企业领导决心斩芟内部的腐败现象,重建公司的信誉。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斩芟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手持利刃,在一片杂草丛生的田地上,砍除、割除所有的杂草,将田地清理得干净整洁。这个图像可以帮助记忆斩芟的基本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斩芟相关的成语,例如斩草除根、斩竹取笋等,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斩芟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斩芟垃圾,保持学校的整洁。2. 中学生:政府应该斩芟不良习气,提升社会文明程度。3. 高中生:领导决定斩芟学校内的违纪行为,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