撙节
zǔn jié
  • 拼 音:zǔn jié
  • 注 音:ㄗㄨㄣˇ ㄐㄧㄝ 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抑制;节制。《礼记·曲礼上》:“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孙希旦 集解:“有所抑而不敢肆谓之撙,有所制而不敢过谓之节。”《南史·颜延之传》:“恭敬撙节,福之基也。骄佷傲慢,祸之始也。”《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年》:“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
    (2).节省;节约。《新唐书·柳公绰传》:“遭岁恶,撙节用度,輟宴饮,衣食与士卒钧。”《明史·周经传》:“滥费无纪,至帑藏殫虚,宜大为撙节。”
    (3).调节;料理。《醒世姻缘传》第九二回:“老人心性渐渐的没了正经,饮食不知飢饱,都是别人与他撙节。”《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须先生出个方儿,把这几桩事,撙节得长远些,享用着安稳些便好。”

  • 近义词

    节流、节省、节减、节俭、节约、减削、减省、俭朴、俭约、节用

  • 反义词

    滥用、浪费

  • 英文翻译

    1.retrench; practise economy

  • 基本含义
    节约使用,克制消费
  • 详细解释
    撙节是一个动词短语,指的是节约使用或克制消费的行为。它强调节制欲望,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 使用场景
    撙节一词常用于经济或节能环保的讨论中,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行为。例如,当谈论到减少浪费、合理利用资源时,可以使用撙节这个词语。
  • 故事起源
    撙节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子罕》中,原文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其中,“与命与仁”这个短语的意思是“节约与顺从与仁慈”。后来,人们将“与命与仁”中的“与命”解释为节约使用,形成了撙节的含义。
  • 成语结构
    撙节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动词短语,其中“撙”是动词,表示节约、节制的意思;“节”是名词,表示节约、克制的意思。
  • 例句
    1.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撙节使用水资源。2.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人们应该撙节消费,节约开支。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撙节这个词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一把剪刀,剪掉自己手中的一块布料,表示节约使用的行为。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撙节相关的成语,例如“节衣缩食”、“精打细算”等,以扩展对节约使用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为了保护地球,我们要学会撙节使用纸张。2. 初中生: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撙节用电。3. 高中生: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有责任心,撙节使用资源,为未来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