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谏
yòng jiàn
  • 拼 音:yòng jiàn
  • 注 音:ㄩㄥˋ ㄐㄧㄢ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犹纳谏。 宋 刘炎 《迩言》:“或问 汉 、 唐 孰能用諫?曰:‘ 汉祖 实副其名, 唐 宗 名过其实。名实隐然,莫如 文帝 。’”

  • 基本含义
    用谏指的是能够听取忠告,接受劝谏的品质,也指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 详细解释
    用谏是指能够接受他人的忠告和劝谏,并从中吸取教训,改正错误。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应该保持谦虚、虚心的态度,不断自我反省和进步。
  • 使用场景
    用谏一词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具有谦虚、虚心的品质。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领导能够虚心听取下属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学生能够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指导。此外,在团队合作中,能够用谏的人往往能够在争论中保持冷静,并接受他人的意见。
  • 故事起源
    用谏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孔子的弟子子贡给孔子提出了一些建议,孔子虚心接受,并对子贡说:“吾闻用谏而不如听谏,听谏而不如闻谏。”这句话意味着听取他人的劝谏要比仅仅接受劝谏更有价值。这个故事强调了用谏的重要性,成为了后来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用谏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用”和“谏”两个字组成。其中,“用”表示使用、采纳的意思,“谏”表示忠告、劝谏的意思。
  • 例句
    1. 领导能够用谏,才能带领团队走向成功。2. 学生应该虚心听取老师的批评,用谏才能不断进步。3. 在争论中能够用谏,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态度。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用谏这个成语:1. 将“用”和“谏”分开记忆,理解其中的含义。用表示使用、采纳,谏表示忠告、劝谏。2. 可以将用谏与“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联系起来,用谏强调了一个人应该保持谦虚、虚心的态度。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中提倡用谏的例子,如司马迁劝谏秦始皇的故事等。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用心、用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用谏,虚心听取同学的意见,才能进步。2. 初中生:领导能够用谏,才能更好地领导团队。3. 高中生:学生应该用谏,才能克服困难,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用谏是一种重要的品质,能够帮助团队取得更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