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书
yí shū
  • 拼 音:yí shū
  • 注 音:ㄧˊ ㄕㄨ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致书。《汉书·刘歆传》:“ 歆 因移书太常博士,责让之。” 宋 苏轼 《范景仁墓志铭》:“公復移书执政。”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林·鼎甲召试文》:“而 逢年 不堪其倨,竟移书辞之。”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十:“ 寧公 移书慰公,以 谢 大魁语相勗。”
    (2).发送公文;布告。 汉 王充 《论衡·谢短》:“两郡移书,曰:‘敢告卒人。’”《后汉书·袁绍传》:“ 桥瑁 乃诈作三公移书,传驛州郡。”《陈书·章昭达传》:“ 华皎 之反也,其移书文檄,竝假以昭达为辞。”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三章:“各国有不公不平不文明之举动,公议院得移书责之,令其更改。”

  • 基本含义
    移动书籍或转移书本
  • 详细解释
    移书是指将书籍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转移知识或将学术成果传递给他人。
  •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移书可以用来形容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或者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过程。也可以用来形容学术界的学者互相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的情况。
  • 故事起源
    关于移书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但可以从古代中国的书籍传抄和传播方式来理解。在古代,书籍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在传抄、借阅或者传递书籍时,人们需要将书籍从一处移动到另一处,因此产生了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移书是一个动词短语,由“移”和“书”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老师用心教书,不仅仅是把知识移书给学生,更是启发他们的思维。2. 学术会议是学者们交流和移书的重要场合。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书籍相关的形象进行联想。比如,想象自己抱着一摞厚厚的书籍,然后将它们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书籍的传抄和传播方式,以及古代文人士人对书籍的重视程度。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把这本书移书到书架上了。2. 初中生:老师通过讲解将知识移书给我们。3. 高中生:我们在讨论会上互相移书,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4. 大学生:在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下,我不断移书,努力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