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拜
zhēng bài
  • 拼 音:zhēng bài
  • 注 音:ㄓㄥ ㄅㄞ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征召授官。《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 洛阳 北部尉,迁 顿丘 令,徵拜议郎。”《周书·裴宽传》:“ 武成 二年,徵拜司中大夫。” 唐 刘长卿 《送梁郎中赴吉州》诗:“但愁徵拜日,无奈借留何!” 唐 韩愈 《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诗:“已知奏课当徵拜,那復淹留咏白苹。”

  • 基本含义
    指朝廷派遣使者到地方巡视、查察,并进行拜访、检查。
  • 详细解释
    征拜是由“征”和“拜”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征,意思是派遣使者巡视、查察;拜,意思是拜访、检查。征拜的基本含义是指朝廷派遣使者到地方巡视、查察,并进行拜访、检查。它强调了朝廷对地方政务的监督和管理。
  • 使用场景
    征拜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朝廷派遣使者到地方进行巡视、查察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政府官员到地方检查工作、了解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领导到下属单位进行视察、检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征拜来比喻某人到别人家里拜访、考察。
  • 故事起源
    征拜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员考察制度。在古代,朝廷经常派遣官员到地方进行巡视、查察,以了解地方的政务和民情。这些官员被称为“征拜使”,他们的任务是到地方拜访官员、检查政务,以确保地方政府的正常运转。
  • 成语结构
    征拜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1. 朝廷派来的使者正在征拜我们的地方官员。2. 领导今天要到我们单位征拜,大家要准备好接待工作。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征拜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朝廷派来的官员拜访地方官员的情景,将这个情景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官员考察制度,了解征拜使的具体职责和作用。也可以学习其他与政府、官员相关的成语,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今天接待了一位征拜的老师,大家都很兴奋。2. 初中生:学校的校长明天要征拜我们的班级,我们要把教室整理得井井有条。3. 高中生:政府派来的征拜使正在考察我们县的经济发展情况,我们要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