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本含义
- 指说话行事没有真实、实际内容或价值的言行。
-
- 详细解释
- 庸言庸行是由“庸”、“言”、“行”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庸”指平庸、无能,“言”指言语、说话,“行”指行为、举止。庸言庸行形容说话和行为都没有真实、实际内容或价值,只是虚假的表面现象。
-
- 使用场景
- 庸言庸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会说空话、不负责任、不实事求是的人。它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工作、学习、社交等,来形容那些只会说大话、不付诸行动的人。
-
- 故事起源
- 庸言庸行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淮南子·武成章》一书中。据说,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个名叫庞涓的人,他以辩才闻名,但言辞却常常虚假,行为也不光彩。后来,庞涓的行为被人们揭穿,成为人们嘲笑和批评的对象,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
- 成语结构
- 庸言庸行是一个由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庸”、“言”、“行”都是独立的词语,但在成语中具有特定的含义。
-
- 例句
- 1. 他常常说一些庸言庸行的话,没有实际行动。2. 别听他的庸言庸行,他根本不懂这个问题。
-
- 记忆技巧
- 记忆庸言庸行这个成语可以通过联想。可以将“庸”字想象成一个平庸、无能的人,而“言”字和“行”字则代表着说话和行为。通过想象一个只会说空话、不负责任、不实事求是的人,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庸言庸行的相关成语,如“空言无补”、“虚伪”等,可以进一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一直说要帮我,可是从来没有行动过,真是庸言庸行。2. 初中生:那个政客只会说些庸言庸行的口号,却没有实际行动来解决问题。3. 高中生:这个演讲者的话听起来很动听,但是却是庸言庸行,没有实际的内容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