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文馆
zhāo wén guǎn
  • 拼 音:zhāo wén guǎn
  • 注 音:ㄓㄠ ㄨㄣˊ ㄍㄨㄢ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官署名。 唐 武德 四年于门下省置修文馆,九年改为弘文馆。 神龙 元年避 孝敬皇帝 ( 李弘 )讳改为昭文馆。置学士,掌详正图籍,参议朝廷制度礼仪,教授生徒。 武后 垂拱 后,以宰相兼领馆务,号馆主;给事中一人判馆事。 宋 承 唐 制,以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学士、直学士不常置,直馆以京朝官充任,掌书籍修写校雠之事。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宋史·职官志一》、 宋 程俱 《麟台故事·官联》。

  • 基本含义
    指文学馆堂,用来形容学风昌盛、人才济济的地方。
  • 详细解释
    昭文馆是指一个文化氛围浓厚、学术成就辉煌的地方。这个成语源自明代,昭文馆是明代皇帝设立的一个文化机构,旨在培养和选拔人才。因此,“昭文馆”成为了形容学术繁荣、人才辈出的地方。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学术机构、学校、文化园区等地方,也可用于形容学术交流活动、文化盛会等场合。
  • 故事起源
    明代时期,明成祖朱棣设立了昭文馆,以才子文人为主要员工,致力于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因此,“昭文馆”成为了形容学术繁荣的象征。
  • 成语结构
    主语+谓语+补语
  • 例句
    1. 这所学校真是个昭文馆,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教育。2. 这个城市的文化氛围浓厚,简直是个昭文馆。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成“照亮文化的馆”,来记忆“昭文馆”的含义。
  • 延伸学习
    1. 可以了解明代昭文馆的历史背景和作用,深入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2.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文治武功”、“文武双全”等,扩大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校就像一个昭文馆,老师们教我们很多知识。2. 初中生:这个图书馆真是个昭文馆,里面有很多好书可以读。3. 高中生:这个学术交流会真是个昭文馆,有很多专家学者参与讨论。4. 大学生:这个学院是个昭文馆,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