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鼈
xiū biē
  • 拼 音:xiū biē
  • 注 音:ㄒㄧㄨ ㄅㄧㄝ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国语·鲁语下》:“ 公父文伯 饮 南宫敬叔 酒,以 露睹父 为客。羞鳖焉,小, 睹父 怒。相延食鳖,辞曰:‘将使鳖长而后食之。’遂出。 文伯 之母闻之,怒曰:‘吾闻之先子曰:“祭养尸,饗养上宾。”鷩於何有?而使夫人怒也!’遂逐之。五日, 鲁 大夫辞而復之。”后遂为母教子的典故。 五代 李瀚 《蒙求》:“ 文伯 羞鳖, 孟宗 寄鮓。”

  • 基本含义
    形容人害羞胆怯,像乌龟一样躲藏起来。
  • 详细解释
    羞鼈是由“羞”和“鼈”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羞”表示害羞、胆怯,“鼈”指乌龟。羞鼈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胆怯害羞,像乌龟一样躲藏起来,不敢面对。
  •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胆怯害羞,不敢勇敢面对。也可以用来戏谑地形容一个人胆小怕事,没有勇气去面对问题。
  • 故事起源
    羞鼈的故事起源于《庄子·齐物论》。据说,有一次,孔子和弟子们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一只乌龟。孔子问弟子们:“这只乌龟为什么躲在草丛里?”弟子们纷纷回答:“因为它害羞!”孔子听了大笑,并说:“羞鼈!羞鼈!”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他是个羞鼈,遇到困难就躲起来。2. 不要总是羞鼈,要勇敢面对困难。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羞鼈”与乌龟的形象联系起来记忆。想象一个害羞胆怯的人,像一只乌龟一样躲在壳里,不敢面对困难。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害羞、胆怯相关的成语,如“胆小如鼠”、“畏首畏尾”等,可以帮助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上台演讲,总是感觉自己像一只羞鼈。2. 初中生:我有一个羞鼈的同桌,经常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3. 高中生:考试前,他变得像一只羞鼈,不敢面对复习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