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学生节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国际大学生节”又称“世界大学生节”、“世界学生日”、“国际学生日”。节日的设立是为了控诉暴徒血腥的罪恶行径,为了纪念反法西斯的大学生运动,为了在大学生中倡导追求和平、民主、自由和进步。1946年,世界各国学生代表于布拉格召开全世界学生大会,宣布把每年的11月17日定为“世界大学生节”,以加强全世界大学生的团结和友谊。

    1939年11月17日,侵入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国法西斯匪徒屠杀了布拉格大学9名学生和2位教授,其他各校的男女学生也遭到机枪扫射、殴辱和监禁。1946年,世界各国学生代表将每年的11月17日定为世界学生日,以激励全世界学生共同为建设一个和平、民主、进步的世界而努力。

    1946年11月17日,为了在大学生中倡导追求和平、民主和自由,也为了纪念反法西斯的大学生运动,建立了第一个世界学生日(又称国际学生日、国际大学生节)。截至2005年11月17日,国际大学生节已是第60届。

    意义

    学生是充满着朝气与创造力的群体,是爱心与拼搏精神同时具有的高素质群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是社会今天应有的境界,也是社会应有的责任。

    在时代的感召下,当代大学生不仅关注中心,也不忽视边缘;不仅图解构的痛快,更倾向于创造的乐趣;厌恶徒有虚名的形式和毫无意义的重复,倾向生气勃勃的内容和绚丽多彩的差异;不再纯粹膜拜文本,而是自我解读和领悟;不再盲信所谓的真理和权威,而是相信创造与独立;不再被动地继承传统或盲目地反对文化,而是主动地去甄别和选择,从传统中汲取精华为营养,接受现实的风雨和阳光来生长文化;不再祈求彼岸的拯救,而是抓紧此岸的每缕阳光;不再在虚幻的想象中企望幸福,而是在现实的追求中体验幸福。

    梁启超先生说:“故今日之责任,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公所谓的少年和责任,正是我们当下大学生群体当仁不让的责任担当。

    鲁迅先生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只要脊梁不弯,没有扛不起的山”。而大学生正是“铁肩担道义”的“铁肩”和“脊梁”。这道压不弯的脊梁,不仅是大学生个人的、家庭的,也不仅是社会国家的,更是时代和民族的。 

  • 基本含义
    国际大学生节是每年的5月4日,旨在庆祝和纪念全球范围内的大学生团结、友谊和文化交流。
  • 详细解释
    国际大学生节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性节日,旨在加强全球大学生之间的联系和友谊。在这一天,大学生们会举办各种活动,如文化展览、体育比赛、学术研讨会等,以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 使用场景
    国际大学生节通常在大学校园内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包括文化表演、艺术展览、国际美食节、运动比赛等。此外,一些大学也会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与其他国家的大学生一起学习和交流。
  • 故事起源
    国际大学生节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1946年,捷克斯洛伐克的大学生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要求保护大学自主权和言论自由。这次示威活动被镇压,导致多名大学生丧生。为了纪念这些英勇的大学生,国际大学生节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庆祝。
  • 成语结构
    国际大学生节是一个由“国际”、“大学生”和“节”三个词组成的成语。
  • 例句
    1. 每年的国际大学生节,我们学校都会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2. 我们应该通过参加国际大学生节的庆祝活动,增进不同国家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 记忆技巧
    为了记忆“国际大学生节”,你可以联想到大学生们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们一起交流和庆祝。
  • 延伸学习
    你可以通过参加国际大学生节的庆祝活动,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结交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朋友。此外,你还可以参加国际交流项目,体验不同国家的教育和学习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非常期待国际大学生节,因为我们学校会有很多有趣的活动。2. 初中生:国际大学生节是一个促进全球大学生友谊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节日。3. 高中生:我希望能够参加国际大学生节的庆祝活动,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们交流和学习。4. 大学生:国际大学生节是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了解其他国家文化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