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南语中的“三八”的由来

    闽南一带有一句俗语“三八”。这是一句骂人的话,意思是指那些不正经或者行为、语言等方面不符合礼仪、道德规范的人。“三八”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呢?

    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腐败的清政府慑于八国联军的压力,被迫与八国联军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并开放宁波、上海、青岛、厦门、广州等五个港口为通商口岸。从此,外国侵略者肆意在中国土地上横行霸道。那时,厦门、泉州等地也驻有许多外国鬼子,每逢三、八的日子,外国鬼子就成群结队到处横行,有的开着汽车在路上横冲直撞,有的拦劫妇女施以强暴,有的拿中国人作为靶子练习射击,有的借酒疯殴打行人……真是无恶不作。中国人民对此行径非常痛恨,所以一见外国鬼子就说“三八鬼子又来了”,赶快逃避。

    后来,“三八鬼子”这句话一直流传下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为了简便,就缩为“三八”。凡是遇到那些行为不端,语言粗鲁、不遵礼仪的人,人们就说:“这个人真‘三八’。”

    来源:福建侨联网

    这篇有关于闽南语中的“三八”的由来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



猜你喜欢
  • [一下儿] 一会儿,一下子。[一色] 一式,一样。[一股龙总] 总共,统统。[一铺路] 十里路。宋代驿传制度采用邮铺以传递文书。明代铺与铺之间相距十里,故温州至今仍称十里为一铺。[二三八九] 泛指气候不冷不热季节。[十二忙月] 腊月。昔时家...
  • 单选题:1.上海话里的棺材板”是一种(4分)A.家具样式 B.昆虫 C.刑具 D.骂人的话2.上海话里与曾经沧海难为水”最对应的是(4分)A.老吃老骗 B.老偷老骗 C.老吃老做 D.老吃老喝3.上海话里形容出师不利...
  • 黄教授吸取了前几届招研的经验教训,决定这次招生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宁缺勿 滥,再也不能收诸如杨委、谢晶这样的角色进来了。考试有口试和笔试,所有的考生 都要先经过一个小时的口试,只有那些最强壮、最有经验的大姑娘小伙子才能熬得过 来。...
  • 学校搞足球联赛,规定男女球员须各占一半。研究生队请了德高望重的黄教授来当教 练。赛前准备会上,黄教授精辟地分析了本队的优劣之处:“我们的作战方针是:男 主攻,女主守,谢晶速度快,打前锋;杨委速度慢,打助攻;毕云涛稳健,打中场。 女同...
  • 一, 时令用语 今个────今天 明个────明天 昨个────昨天 茄(iáo)────前天 后个────后天 第天────第二天 早起来,一早清子────早上,早晨 清早────早上 赏问(来)────中午 晌混,晌...
  • 大巴100路双层车上 “三牌楼到了请做好下车准备” 闽男小伙大叫:“这地名谁起的,不对头,明明好多排楼” 车上包括小朋友都大笑 他还煞有介事的对着苏果仓储超市那的老房子一排排数着“一、二、三……”好象是7排左...
  • 侬杠!侬到底爱五哇?侬今朝无杠清尚!五细百侬亏!!!!(你说!你爱我吗?你今天不说清楚,我死给你看!)奈么这记僵特了,假使讲老天爷令的清让吾再来一趟,吾勿会神之呜之了,呆卜落笃看伊跑特,吾会帮伊讲吾老欢喜侬额,棒友,有空到我阁德来坐坐,我会...
  • 嘉善方言中,“坑”发音为“团”。一次新兵训练项目是匍匐前进,一位嘉善籍战士突然停了下来。 班长上前询问:“你怎么停下来了?” 战士抬头回答:“报告班长,前面有个团!” 班长远眺:“一个团,我怎么一个人影也没见到?”...
  • 国家要推广普通话,浙江宁波某县县委书记、县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决定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用普通话发表讲话,带个好头。县委书记: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啦,咸菜太贵啦!” (翻译:同志们,乡民们,注意啦!不要讲话了,现在开会...
  • 这天我去一家银行办事,就听有三个乘凉的老太太在韶。甲老太太忧心忡忡地说:以后我们不能来这里乘凉了,现在银行要收空调费啦。”乙老太:这到是的哎,我们每天光乘凉不存钱,换我是银行行长,我也不愿意哎。”甲老太:说句掏心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