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冯元锡
冯光裕
冯兰
冯兰因
冯兰贞
冯兴宗
冯其庸
冯勖
冯去辩
冯去非
冯友兰
冯叔豹
冯取洽
冯名望
冯君辉
冯咏芝
冯咏茜
冯善
冯嗣京
冯国鑫
冯坦
冯培
冯培元
冯墀瑞
冯士颐
冯多福
冯奕垣
冯如京
冯如愚
冯如晦
精选古诗
题徐骑省集后
题查夏重芦塘放鸭图
题尤展成新乐府三首
秦中凯歌六首
曹升六谢千仞携酒过饮宋牧仲张杞园亦至同赋长句
南乡子送别
望江南秦邮有赠
柳枝本意
古诗名句
入门半萧森,摵摵黄陨箨
有友方山子,适与尘鞅缚
跂予望同舟,不得并李郭
阴沈三日雨,窗隙幂冥漠
且复尽怀抱,因君叩管钥
年少学乡曲,动辄井蛙喜
侧瓮徒哺糟,食蔗未尝旨
枵腹而嗷嗷,弄舌以齿齿
查古诗
搜索
大刀行
作者:
陈仁德
朝代:
当代
寇氛东来何猖獗,神州陆沉天柱折。
一夕烽火遍地燃,映红卢沟桥上月。
雄狮怒吼气如山,百万义军出边关。
慷慨高歌大刀曲,不灭倭寇誓不还。
旌旗猎猎日色微,台儿庄上战火飞。
枪炮齐鸣风云变,鬼哭狼嚎势可危。
家园转眼成焦土,尸骸枕籍讵可睹。
男儿裂眦仰天号,横刀顿作冲冠怒。
为国尽忠掏肝肺,阵前挺出敢死队
。
三尺刀锋闪寒光,要劈鬼子头颅碎。
队长姓李名宗岱,家本山东烟台外。
十九学得武艺成,北方军校少壮派。
是时风静天渐黑,奇兵未许鬼神测。
忽如猛虎下山来,大刀翻飞齐杀贼。
宗岱举刀独高呼,宁死不做亡国奴。
左砍右劈入敌阵,刀光闪处血模糊。
中有一倭剑出鞘,八格牙鲁哇哇叫。
两刃交锋斫有声,生死瞬间信难料。
勇士腾起作鹰姿,淩空舞刀似电驰。
一声咔嚓魂已断,污血飞溅湿戎衣。
归罢无暇论战功,又闻村前炮声隆。
大刀未磨甲未解,重上战场挫敌锋。
天际漫漫走黄埃,敌弹隔阵忽飞来。
一目中弹穿耳出,肝脑涂地何壮哉。
壮哉大难竟不死,辗转救治三千里。
陪都新闻传纷纷,独目虎将名遐迩。
丈夫所思在战场,岂甘伤残久卧床。
起望中原烽烟远,壁上大刀夜生芒。
挥毫疾书坚请战,独目犹堪赴国难。
报仇雪恨死不辞,何况手足尚强健。
库部恤金八百两,分文不受充军饷。
临行击楫誓中流,大刀一曲再三唱。
沙场重到战犹烈,阵前白骨纷如雪。
八年圣战不寻常,河山寸寸皆是血。
壮士百战终凯旋,解甲结庐字水边。
六十馀年如一梦,梦中大刀犹蹁跹。
英雄老去人不识,小巷深处独栖息。
惟有年年胜利日,倚杖犹能话往昔。
我仰英名如传奇,何幸一瞻松鹤姿。
头上点点弹痕在,想见当年血战时。
为我重唱大刀歌,忽如黄河乍扬波。
豪气不减出征日,令我慨然泪滂沱。
诗句欣赏
MORE+
密密云阴合,斜斜雪态妍
出处:
淮南道中微雪
作者:
朱松
朝代:
宋
似欺春力浅,故傍客愁边
出处:
淮南道中微雪
作者:
朱松
朝代:
宋
宿鸟投村暝,寒梅抱蕊鲜
出处:
淮南道中微雪
作者:
朱松
朝代:
宋
无人命尊酒,清绝袅茶烟
出处:
淮南道中微雪
作者:
朱松
朝代:
宋
俯仰尘埃二十年,天涯初此试鸣弦
出处:
送沈昌时赴宁海令兼叙别二首 其一
作者:
朱松
朝代:
宋
正缘五斗羞陶令,莫叹三江阻郑虔
出处:
送沈昌时赴宁海令兼叙别二首 其一
作者:
朱松
朝代:
宋
馋吏诛求何日餍,羸民凋瘵岂容鞭
出处:
送沈昌时赴宁海令兼叙别二首 其一
作者:
朱松
朝代:
宋
故人便使来当路,终恐劳公自挽船
出处:
送沈昌时赴宁海令兼叙别二首 其一
作者:
朱松
朝代:
宋
午潮平处落归帆,已觉离情两不堪
出处:
送沈昌时赴宁海令兼叙别二首 其二
作者:
朱松
朝代:
宋
转手便成千日别,悲歌聊倚一杯酣
出处:
送沈昌时赴宁海令兼叙别二首 其二
作者:
朱松
朝代:
宋
波翻别壑闻车水,青遍柔桑趁浴蚕
出处:
送沈昌时赴宁海令兼叙别二首 其二
作者:
朱松
朝代:
宋
归路春深风日美,伴谁操笔赋幽探
出处:
送沈昌时赴宁海令兼叙别二首 其二
作者:
朱松
朝代:
宋
望湖楼下照衰颜,羞见尘埃两鬓斑
出处:
西湖泛舟
作者:
朱松
朝代:
宋
风艇纵看山转侧,烟堤尽逐水回还
出处:
西湖泛舟
作者:
朱松
朝代:
宋
唤人归去城钟急,触处相亲岭月弯
出处:
西湖泛舟
作者:
朱松
朝代:
宋
不用新诗摹绝境,定知长到梦魂间
出处:
西湖泛舟
作者:
朱松
朝代:
宋
一雨平龟坼,层台转小凉
出处:
和舜明晚雨
作者:
朱松
朝代:
宋
吟羞东野窘,醉想谪仙狂
出处:
和舜明晚雨
作者:
朱松
朝代:
宋
湿翠生苔径,馀清袭芰裳
出处:
和舜明晚雨
作者:
朱松
朝代:
宋
王郎不相顾,扫地静焚香
出处:
和舜明晚雨
作者:
朱松
朝代:
宋
一夕烽火遍地燃,映红卢沟桥上月。
雄狮怒吼气如山,百万义军出边关。
慷慨高歌大刀曲,不灭倭寇誓不还。
旌旗猎猎日色微,台儿庄上战火飞。
枪炮齐鸣风云变,鬼哭狼嚎势可危。
家园转眼成焦土,尸骸枕籍讵可睹。
男儿裂眦仰天号,横刀顿作冲冠怒。
为国尽忠掏肝肺,阵前挺出敢死队。
三尺刀锋闪寒光,要劈鬼子头颅碎。
队长姓李名宗岱,家本山东烟台外。
十九学得武艺成,北方军校少壮派。
是时风静天渐黑,奇兵未许鬼神测。
忽如猛虎下山来,大刀翻飞齐杀贼。
宗岱举刀独高呼,宁死不做亡国奴。
左砍右劈入敌阵,刀光闪处血模糊。
中有一倭剑出鞘,八格牙鲁哇哇叫。
两刃交锋斫有声,生死瞬间信难料。
勇士腾起作鹰姿,淩空舞刀似电驰。
一声咔嚓魂已断,污血飞溅湿戎衣。
归罢无暇论战功,又闻村前炮声隆。
大刀未磨甲未解,重上战场挫敌锋。
天际漫漫走黄埃,敌弹隔阵忽飞来。
一目中弹穿耳出,肝脑涂地何壮哉。
壮哉大难竟不死,辗转救治三千里。
陪都新闻传纷纷,独目虎将名遐迩。
丈夫所思在战场,岂甘伤残久卧床。
起望中原烽烟远,壁上大刀夜生芒。
挥毫疾书坚请战,独目犹堪赴国难。
报仇雪恨死不辞,何况手足尚强健。
库部恤金八百两,分文不受充军饷。
临行击楫誓中流,大刀一曲再三唱。
沙场重到战犹烈,阵前白骨纷如雪。
八年圣战不寻常,河山寸寸皆是血。
壮士百战终凯旋,解甲结庐字水边。
六十馀年如一梦,梦中大刀犹蹁跹。
英雄老去人不识,小巷深处独栖息。
惟有年年胜利日,倚杖犹能话往昔。
我仰英名如传奇,何幸一瞻松鹤姿。
头上点点弹痕在,想见当年血战时。
为我重唱大刀歌,忽如黄河乍扬波。
豪气不减出征日,令我慨然泪滂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