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郑魏珽
郑鲜之
郑鸿
郑鹏
郑鹏云
郑黻
郑鼎夫
郗昙
郗超
郜焕元
郜继孟
郝中
郝以中
郝仲成
郝俣
郝大通
郝天挺
郝子直
郝懿行
郝文珠
郝显
郝某
郝植恭
郝浴
郝湘娥
郝答
郝经
郝维讷
郝贞
郝霔
精选古诗
潞河舟中和小修别诗其六
潞河舟中和小修别诗其七
潞河舟中和小修别诗其八
潞河舟中和小修别诗其九
潞河舟中和小修别诗其十
沧洲逢瞿太虚运使问及近事偶题其一
沧洲逢瞿太虚运使问及近事偶题其二
德州舟中逢沈何山其一
古诗名句
仲孺不援同产服,孟公肯顾尚书期
当歌激风和结楚,吴姬白苧莫停舞
黄河东走不复回,白日经天岂能驻
田文昔日盛经过,朝酣暮乐艳绮罗
高台已倾曲池废,祇今谁听雍门歌
我有一曲侧君耳,世事悠悠每如此
子云浪作投阁人,贾生空吊湘江水
春风南园花满枝,莫待秋风摇落时
查古诗
搜索
汶川大地震歌
作者:
陈仁德
朝代:
当代
神州无端多劫难,洪水方罢雪漫漫。
月白风清才几时,大地狂震昆仑断。
不知何事天公怒,为患为灾莫我顾。
一瞬砉然动九州,飞沙走石殊恐怖
。
吾蜀汶川当震中,群山摇撼声隆隆。
一城楼宇半倾倒,百年家园顿成空。
大祸袭来人不知,天塌地陷惊魂时。
仓皇哪得夺路出,十万人家命若丝。
废墟深处尽生灵,垒垒砖石凝血腥。
可怜伤亡相枕籍,不论白发与髫龄。
苍生无辜遭荼毒,馀震频频悲相续。
夜半狂风挟雨来,空山几处闻野哭。
崖崩石破道路裂,雨茫风浑炊烟绝。
羌寨云深影迷离,岷江水冷声呜咽。
电讯倏忽惊中央,总理履险飞边荒。
满目凄凉不忍睹,白发苍颜泪有光。
爹唤幼子妻哭夫,遗容相对血模糊。
更有亲人埋未死,临终犹自向天呼。
平生吾不重权位,每观萤屏厌鼓吹。
今见温公感人深,情不自禁忽垂泪。
官兵冒死入山来,众志成城誓救灾。
危难艰辛全不顾,激昂慷慨何壮哉。
便向险境再搜索,一分一秒苦相搏。
为救难民死不辞,悲风浩荡从天落。
此时景象仍惨烈,举国驰援情切切。
都江堰上人如潮,残阳一片凝碧血。
恨不插翅驭长风,飞越西蜀岭千重。
惟将寸心为祈福,遥向汶川一鞠躬。
诗句欣赏
MORE+
清风洒兰藻,零雨坐茅茨
出处:
酬金秀才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翻然不可见,悠哉寄遐思
出处:
酬金秀才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易见黄河清,难逢乌撒晴
出处:
乌撒喜情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阴霾既巳豁,险道况复平
出处:
乌撒喜情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蜀日杳千里,滇云惟十程
出处:
乌撒喜情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江花与江草,异国看春生
出处:
乌撒喜情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海国樱桃市,春山兰蕙游
出处:
大理春市因忆李仁甫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青丝盘騕袅,红颊醉扶留
出处:
大理春市因忆李仁甫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狼荒金莫辨,鲛宫珠暗投
出处:
大理春市因忆李仁甫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佳人眇天末,因之问阻脩
出处:
大理春市因忆李仁甫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旧雨高峣上,新晴太华中
出处:
大华寺即事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松门㡠山霭,兰渚镜文虹
出处:
大华寺即事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钟动烟花紫,灯然暝色葱
出处:
大华寺即事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山僧多养马,疑是古支公
出处:
大华寺即事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九折刺史坂,七擒丞相桥
出处:
大相公岭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沉黎汉原古,严道蜀关遥
出处:
大相公岭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策马冰槽滑,乘橇雪泞消
出处:
大相公岭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我行再经此,感慨一长谣
出处:
大相公岭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戎旅九塞上,暂归如梦中
出处:
招刘善充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双江碧云合,九桥明月同
出处:
招刘善充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月白风清才几时,大地狂震昆仑断。
不知何事天公怒,为患为灾莫我顾。
一瞬砉然动九州,飞沙走石殊恐怖。
吾蜀汶川当震中,群山摇撼声隆隆。
一城楼宇半倾倒,百年家园顿成空。
大祸袭来人不知,天塌地陷惊魂时。
仓皇哪得夺路出,十万人家命若丝。
废墟深处尽生灵,垒垒砖石凝血腥。
可怜伤亡相枕籍,不论白发与髫龄。
苍生无辜遭荼毒,馀震频频悲相续。
夜半狂风挟雨来,空山几处闻野哭。
崖崩石破道路裂,雨茫风浑炊烟绝。
羌寨云深影迷离,岷江水冷声呜咽。
电讯倏忽惊中央,总理履险飞边荒。
满目凄凉不忍睹,白发苍颜泪有光。
爹唤幼子妻哭夫,遗容相对血模糊。
更有亲人埋未死,临终犹自向天呼。
平生吾不重权位,每观萤屏厌鼓吹。
今见温公感人深,情不自禁忽垂泪。
官兵冒死入山来,众志成城誓救灾。
危难艰辛全不顾,激昂慷慨何壮哉。
便向险境再搜索,一分一秒苦相搏。
为救难民死不辞,悲风浩荡从天落。
此时景象仍惨烈,举国驰援情切切。
都江堰上人如潮,残阳一片凝碧血。
恨不插翅驭长风,飞越西蜀岭千重。
惟将寸心为祈福,遥向汶川一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