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司马承祯
司马曜
司马朴
司马棫
司马槐
司马槱
司马池
司马相如
司马述
司马退之
司马逸客
司马道
司马都
司马锡朋
司马龙藻
吉中孚
吉师老
吉年
吉康国
吉明
吉潮
吉珠
吉珩
吉皎
吉雅谟丁
吉鸿昌
同同
同恕
同揆
同谷子
精选古诗
和李长吉马诗十二首其八
和李长吉马诗十二首其九
和李长吉马诗十二首其十
和李长吉马诗十二首其十一
绝句六首其三
绝句六首其四
绝句六首其五
绝句六首其六
古诗名句
西埵秘魔岩,天池神龙穴
危磴干云霄,复嶂隐日月
南埵益嵚岑,林麓互蓊蔚
仙花昼缤纷,钟声暮超忽
北埵覆宿堆,古柏枝郁屈
一气俯大荒,化城时灭没
中台万仞余,削成表崒屼
下方走雷雨,阴崖缠虹霓
查古诗
搜索
蜀道易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美矣哉,西蜀之道,何今易而昔难。
陆有重岩峻岭万仞镵天之剑阁,水有砅雷掣电悬流怒吼之江关。
自昔相戒不敢至,胡为乎今人操舟抺马夕往而朝还。
大圣建皇极,王道坦坦如弦直。
西有雕题金齿之夷,北有毡裘椎䯻之貊。
东南大海际天地,岛居洲聚千万国。
莫不奉琛执䞇效朝贡,春秋使者来接迹。
何况川蜀处华夏,贤王于此开寿域。
播以仁风,沾以义泽。
家和人?,櫜兵敛革。
豺狼变化作驺虞,蛇虺消藏同蜥蜴。
凿山焚荒秽,略水铲崖石。
帆樯屝履任所往,宛若宇宙重开辟。
美哉蜀道之易有如此,四方行旅络绎来游西览德。
成都万室,比屋如云。
桑麻蔽原野,鸡犬声相闻。
文翁之化,孔明之仁。
严郑之节,杨马之文。
遗风渐?比邹鲁,士行贤哲方回参。
方今况有贤圣君,大开学馆论典坟,坐令政化希华勋。
徵贤一诏到岩穴,咄尔四方之士孰不争先而骏奔。
王道有通塞,蜀道无古今。
至险不在山与水,只在国政并人心
。
六朝五季时,王路嗟陆沉。
遂令三代民,尽为兽与禽。
当时岂惟蜀道难,八荒之内皆晦阴。
戎夷杂寇盗,干戈密如林。
今逢天子圣,贤王之德世所钦。
文教洽飞动,风俗无邪淫。
孱夫弱妇怀千金,悍吏熟视不敢侵。
蜀道之易谅在此,咄尔四方来者不惮山高江水深。
诗句欣赏
MORE+
楚累千万亿,知有几人还
出处:
出榆关
作者:
刘著
朝代:
宋末金初
否泰由来在岁星,谁听叩角作商声
出处:
再和彦高
作者:
刘著
朝代:
宋末金初
一朝汉魏成今古,百口燕秦隔死生
出处:
再和彦高
作者:
刘著
朝代:
宋末金初
雉堞仅能逃病妇,雁书犹记作团兄
出处:
再和彦高
作者:
刘著
朝代:
宋末金初
雪云埋尽辽西路,有酒如淮奈此情
出处:
再和彦高
作者:
刘著
朝代:
宋末金初
东晋风流属子猷,开元峭直让韩休
出处:
次韵王子慎玉田道中一首兼呈韩公美阁老
作者:
刘著
朝代:
宋末金初
丝纶对掌惊三隽,尊酒更酬失四愁
出处:
次韵王子慎玉田道中一首兼呈韩公美阁老
作者:
刘著
朝代:
宋末金初
古道阴阴槐树老,归鸿杳杳荻花秋
出处:
次韵王子慎玉田道中一首兼呈韩公美阁老
作者:
刘著
朝代:
宋末金初
浩然诗思天涯远,月满江南小谢楼
出处:
次韵王子慎玉田道中一首兼呈韩公美阁老
作者:
刘著
朝代:
宋末金初
平生漫浪老清晖,却扫丘园属少微
出处:
次韵彦高暮春书事
作者:
刘著
朝代:
宋末金初
世乱伤心青眼旧,天涯流泪白云飞
出处:
次韵彦高暮春书事
作者:
刘著
朝代:
宋末金初
羁愁只忆中山酒,贫病长悬子夏衣
出处:
次韵彦高暮春书事
作者:
刘著
朝代:
宋末金初
泽畔行吟谁念我,祗应形影自相依
出处:
次韵彦高暮春书事
作者:
刘著
朝代:
宋末金初
乱离南国忽经年,一线愁添未死前
出处:
至日
作者:
刘著
朝代:
宋末金初
心折灵台候云物,眼看东海变桑田
出处:
至日
作者:
刘著
朝代:
宋末金初
燕巢幕上终非计,雉畜樊中政可怜
出处:
至日
作者:
刘著
朝代:
宋末金初
安得绝云行九万,却骑鲸背上青天
出处:
至日
作者:
刘著
朝代:
宋末金初
九土将分裂,中原政扰攘
出处:
枕上言怀
作者:
刘著
朝代:
宋末金初
孰为真汉相,却忆假齐王
出处:
枕上言怀
作者:
刘著
朝代:
宋末金初
晋室迁神鼎,梁园作战场
出处:
枕上言怀
作者:
刘著
朝代:
宋末金初
陆有重岩峻岭万仞镵天之剑阁,水有砅雷掣电悬流怒吼之江关。
自昔相戒不敢至,胡为乎今人操舟抺马夕往而朝还。
大圣建皇极,王道坦坦如弦直。
西有雕题金齿之夷,北有毡裘椎䯻之貊。
东南大海际天地,岛居洲聚千万国。
莫不奉琛执䞇效朝贡,春秋使者来接迹。
何况川蜀处华夏,贤王于此开寿域。
播以仁风,沾以义泽。
家和人?,櫜兵敛革。
豺狼变化作驺虞,蛇虺消藏同蜥蜴。
凿山焚荒秽,略水铲崖石。
帆樯屝履任所往,宛若宇宙重开辟。
美哉蜀道之易有如此,四方行旅络绎来游西览德。
成都万室,比屋如云。
桑麻蔽原野,鸡犬声相闻。
文翁之化,孔明之仁。
严郑之节,杨马之文。
遗风渐?比邹鲁,士行贤哲方回参。
方今况有贤圣君,大开学馆论典坟,坐令政化希华勋。
徵贤一诏到岩穴,咄尔四方之士孰不争先而骏奔。
王道有通塞,蜀道无古今。
至险不在山与水,只在国政并人心。
六朝五季时,王路嗟陆沉。
遂令三代民,尽为兽与禽。
当时岂惟蜀道难,八荒之内皆晦阴。
戎夷杂寇盗,干戈密如林。
今逢天子圣,贤王之德世所钦。
文教洽飞动,风俗无邪淫。
孱夫弱妇怀千金,悍吏熟视不敢侵。
蜀道之易谅在此,咄尔四方来者不惮山高江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