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契哲笃
契玉立
契盈
奕志
奕欣
奕绘
奕詝
奕譞
奕询
奕载
奚㵄
奚侗
奚冈
奚商衡
奚球
奚贾
奚铮
奥敦周卿
奥鲁赤
奭良
如兰
如愚
如愚居士
如晓
如松
如满
如禅师
如阜
妙严
妙信
精选古诗
同张侍御宴北楼
同房宪部应旋
同诸公秋日游昆明池思古
同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
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巩城东庄道中作
巩城南河作寄徐三景晖
古诗名句
双桨溯波来,登临好、襟带风烟无数
断霞缥缈,孤飞犹是当年鹜
潭影悠悠浑不定,送尽几番歌舞
最怜词客消沉,有残碑剥落,半欹古础
胜地走戈铤,帆樯集、乍息一天鼙鼓
倚栏呼酒,黄昏还听涛声怒
归去蓬窗明月上,照我醉眠南浦
远水拖蓝,晴峰送翠,徐牵三板轻船
查古诗
搜索
题凤山书屋
作者:
王汝玉
朝代:
明
吴山往事浮云去,山势犹传凤栖处。
东风不锁玉楼春,花落当时后庭树。
美人家住凤山坳,雪卷横江万顷潮。
云气阴连三岛近,海门晴拔两峰高
。
疏帘展卷清朝坐,曲几篝灯宵未卧。
凤飞千仞不归来,频见万松山月堕。
九苞览德今朝天,美人追随青云边。
黄旗紫盖葱茏起,彩章五色同翩翩。
置身阿阁依霄汉,珠树璚花互辉焕。
亲听箫韶奏九成,嗈嗈声在瑶台畔。
应思高卧凤山云,水影林光几度新。
野鸟独怜山寂寞,一声啼断翠华春。
别来书舍浑如旧,芳草间花自增秀。
已闻名誉重穿杨,未许思家问垂柳。
风流白晰方青年,骏马金羁被锦鞯。
丹凤城中朝谒下,何人不羡玉堂仙。
况尝远作乘轺使,西北山川归揽辔。
未誇天上泛灵槎,尽入胸中作奇气。
忆余少觅钱塘游,月中折桂西风秋。
可怜与子未相识,不向凤山寻少留。
老来遇子芙蓉阙,屈指流光十馀阅。
琐闱应制午阴移,紫禁候朝清漏彻。
同侍銮舆幸辟雍,千官珂佩如云从。
退归一望春无限,满袖天香紫陌风。
讲筵初设绅缨列,延阁编书萃才杰。
就中我最知子深,楚楚真雏产丹穴。
西蜀徒称庞士元,河东不用推三绝。
丝绳玉缸春酒香,几回共醉黄金觞。
华筵错落罗绮食,星河银烛交荧煌。
后予簪笔承华侍,子录勋绩书旂常。
玉墀同簉鹓鹭序,东阁西清严禁籞。
此际终朝迹稍疏,每逢休暇多相与。
我今为子歌凤山,兴落书窗绿萝雨。
剑花出匣秋莲开,看子爽迈非凡才。
育成羽仪备炳蔚,当年本自岐山来。
明堂大启临泰阶,圣人端拱万国怀。
衔书呈祥将属谁,凤山旧舍何有哉。
诗句欣赏
MORE+
田家酒初熟,邻叟日相褒
出处:
山中小搆姚宝山以诗见贺依答六首
作者:
陈圭
朝代:
明
风雨前溪恶,移船入萩洲
出处:
山中小搆姚宝山以诗见贺依答六首
作者:
陈圭
朝代:
明
江水通幽涧,山云覆小楼
出处:
山中小搆姚宝山以诗见贺依答六首
作者:
陈圭
朝代:
明
渔樵堪混迹,天地与同流
出处:
山中小搆姚宝山以诗见贺依答六首
作者:
陈圭
朝代:
明
日夕牛羊下,秋风禾麦褒
出处:
山中小搆姚宝山以诗见贺依答六首
作者:
陈圭
朝代:
明
野人争席罢,鸥鸟满前洲
出处:
山中小搆姚宝山以诗见贺依答六首
作者:
陈圭
朝代:
明
山中读礼暇,时复一登楼
出处:
山中小搆姚宝山以诗见贺依答六首
作者:
陈圭
朝代:
明
意懒云俱寂,心閒水自流
出处:
山中小搆姚宝山以诗见贺依答六首
作者:
陈圭
朝代:
明
禽鱼随在适,鹿豕伴人褒
出处:
山中小搆姚宝山以诗见贺依答六首
作者:
陈圭
朝代:
明
徙倚听渔父,长歌过故洲
出处:
山中小搆姚宝山以诗见贺依答六首
作者:
陈圭
朝代:
明
两腋翛翛生羽翰,朗吟飞上百寻关
出处:
过大关
作者:
陈圭
朝代:
明
高声直欲呼阊阖,回首翻惊出世寰
出处:
过大关
作者:
陈圭
朝代:
明
守吏迎人趋道左,仙翁烧药卧云间
出处:
过大关
作者:
陈圭
朝代:
明
官程无奈东征急,一路清风过大安
出处:
过大关
作者:
陈圭
朝代:
明
一曲溪头上小航,九峰祠下仰清光
出处:
谒九峰书院
作者:
陈圭
朝代:
明
典谟训诰一家传,礼乐文章四叶芳
出处:
谒九峰书院
作者:
陈圭
朝代:
明
吾道渊源从此溯,圣门正脉属谁当
出处:
谒九峰书院
作者:
陈圭
朝代:
明
瓣香端拜抠衣去,又向前川谒紫阳
出处:
谒九峰书院
作者:
陈圭
朝代:
明
古寺幽深一径通,落花流水小桥东
出处:
宿双石寺
作者:
陈圭
朝代:
明
松巢老鹤三千丈,云绕仙坛十二重
出处:
宿双石寺
作者:
陈圭
朝代:
明
东风不锁玉楼春,花落当时后庭树。
美人家住凤山坳,雪卷横江万顷潮。
云气阴连三岛近,海门晴拔两峰高。
疏帘展卷清朝坐,曲几篝灯宵未卧。
凤飞千仞不归来,频见万松山月堕。
九苞览德今朝天,美人追随青云边。
黄旗紫盖葱茏起,彩章五色同翩翩。
置身阿阁依霄汉,珠树璚花互辉焕。
亲听箫韶奏九成,嗈嗈声在瑶台畔。
应思高卧凤山云,水影林光几度新。
野鸟独怜山寂寞,一声啼断翠华春。
别来书舍浑如旧,芳草间花自增秀。
已闻名誉重穿杨,未许思家问垂柳。
风流白晰方青年,骏马金羁被锦鞯。
丹凤城中朝谒下,何人不羡玉堂仙。
况尝远作乘轺使,西北山川归揽辔。
未誇天上泛灵槎,尽入胸中作奇气。
忆余少觅钱塘游,月中折桂西风秋。
可怜与子未相识,不向凤山寻少留。
老来遇子芙蓉阙,屈指流光十馀阅。
琐闱应制午阴移,紫禁候朝清漏彻。
同侍銮舆幸辟雍,千官珂佩如云从。
退归一望春无限,满袖天香紫陌风。
讲筵初设绅缨列,延阁编书萃才杰。
就中我最知子深,楚楚真雏产丹穴。
西蜀徒称庞士元,河东不用推三绝。
丝绳玉缸春酒香,几回共醉黄金觞。
华筵错落罗绮食,星河银烛交荧煌。
后予簪笔承华侍,子录勋绩书旂常。
玉墀同簉鹓鹭序,东阁西清严禁籞。
此际终朝迹稍疏,每逢休暇多相与。
我今为子歌凤山,兴落书窗绿萝雨。
剑花出匣秋莲开,看子爽迈非凡才。
育成羽仪备炳蔚,当年本自岐山来。
明堂大启临泰阶,圣人端拱万国怀。
衔书呈祥将属谁,凤山旧舍何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