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李默
李黼
李黼平
李鼎
李鼎元
李鼐
李鼗
李齐贤
李龄
李龄寿
李龏
李龙高
李龟朋
杏俏
村寺僧
杜东
杜之松
杜乘
杜于能
杜仁杰
杜伟
杜伯高
杜佺
杜依中
杜俨
杜元
杜元颖
杜充
杜光庭
杜公瞻
精选古诗
海龙
冬日草堂漫兴其一
冬日草堂漫兴其二
冬日草堂漫兴其三
独坐有感
奉别济庵周寅长
买舟
澎湖
古诗名句
眼里有瞳人,肚中无点墨
还如跛阿师,说得行不得
赞叹竹庵也是妙喜,骂詈竹庵也是妙喜,赞之骂之各有所以
赞之者为渠具衲僧正眼,骂之者为渠浸在醋瓮里
或曰如竹庵之为宗师也,不可赞不可骂
精金美玉自有定价,赞之骂之徒增话把
妙喜闻之笑而不答,但拊掌叩齿三下,从教渠赞龟打瓦
萧萧洒洒,有取有舍
查古诗
搜索
题太平别业
作者:
谢士元
朝代:
明
吾道重卷舒,所属皆真乐。
建溪有閒翁,谢事老林壑。
结庐面一丘,幽深更磅礴。
绿水浮前荣,青山连近郭
。
斋居竹为床,野服冠用箨。
遗后多积书,却老剩栽药。
先春理锄耰,课仆事耕作。
秋来三径黄,风葩间霜萼。
看云还杖藜,枣熟或自剥。
邻叟时经过,忘情共欢谑。
野兴不自持,携琴领孤鹤。
有时发商歌,闻者咸惊愕。
何人知我心,我心无愧怍。
万古此江山,因君愈恢廓。
老我鞅掌怀,卜邻敢忘酌。
抚卷忆乡山,千重云漠漠。
诗句欣赏
MORE+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毵
出处:
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閒居戏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 其五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出处:
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閒居戏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 其五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出处:
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閒居戏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 其六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
林间有客无人识,欸乃声中万古心
出处:
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閒居戏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 其六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
六曲苍屏绕碧湾,茅茨终日掩柴关
出处:
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閒居戏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 其七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出处:
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閒居戏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 其七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
七曲移船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
出处:
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閒居戏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 其八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
人言此处无佳景,只有石堂空翠寒
出处:
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閒居戏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 其八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洄
出处:
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閒居戏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 其九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
莫言此处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出处:
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閒居戏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 其九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出处:
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閒居戏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 其十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出处:
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閒居戏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 其十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
望断钧天白玉都,石田茅屋讵应无
出处:
伏蒙致政少傅相公宠赐寄题武夷精舍诗一首拜受捧读不胜仰叹无以自见区区感幸之诚辄继高韵缮写拜呈冒渎威尊下情恐悚之至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
况蒙一字荣褒衮,便觉千峰胜画图
出处:
伏蒙致政少傅相公宠赐寄题武夷精舍诗一首拜受捧读不胜仰叹无以自见区区感幸之诚辄继高韵缮写拜呈冒渎威尊下情恐悚之至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
旧弼诗情高绿野,狂奴心事只风雩
出处:
伏蒙致政少傅相公宠赐寄题武夷精舍诗一首拜受捧读不胜仰叹无以自见区区感幸之诚辄继高韵缮写拜呈冒渎威尊下情恐悚之至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
蒲轮几日符嘉梦,恰有流霞酒一壶
出处:
伏蒙致政少傅相公宠赐寄题武夷精舍诗一首拜受捧读不胜仰叹无以自见区区感幸之诚辄继高韵缮写拜呈冒渎威尊下情恐悚之至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
短棹长蓑九曲滩,晚来闲弄钓鱼竿
出处:
刘子澄远寄羊裘且有怀仁辅义之语戏成两绝为谢以发千里一笑 其一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
几回欲过前湾去,却怕斜风特地寒
出处:
刘子澄远寄羊裘且有怀仁辅义之语戏成两绝为谢以发千里一笑 其一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
谁把羊裘与醉披,故人心事不相违
出处:
刘子澄远寄羊裘且有怀仁辅义之语戏成两绝为谢以发千里一笑 其二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
狂奴今夜知何处,月冷风凄未肯归
出处:
刘子澄远寄羊裘且有怀仁辅义之语戏成两绝为谢以发千里一笑 其二
作者:
朱熹
朝代:
宋
建溪有閒翁,谢事老林壑。
结庐面一丘,幽深更磅礴。
绿水浮前荣,青山连近郭。
斋居竹为床,野服冠用箨。
遗后多积书,却老剩栽药。
先春理锄耰,课仆事耕作。
秋来三径黄,风葩间霜萼。
看云还杖藜,枣熟或自剥。
邻叟时经过,忘情共欢谑。
野兴不自持,携琴领孤鹤。
有时发商歌,闻者咸惊愕。
何人知我心,我心无愧怍。
万古此江山,因君愈恢廓。
老我鞅掌怀,卜邻敢忘酌。
抚卷忆乡山,千重云漠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