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桓伟
桓法闿
桓温
桓玄
桓颙
桓麟
梁?
梁三苏
梁世骠
梁临
梁之屏
梁之鼎
梁乔升
梁云构
梁云龙
梁亨遇
梁亭表
梁亿钟
梁介
梁以壮
梁以杞
梁以樟
梁以蘅
梁仲新
梁份
梁伯谦
梁佐厚
梁佑逵
梁佩兰
梁信
精选古诗
承德亨见访
次答正卿二首其二
次答伯直侍郎三首其一
次答伯直侍郎三首其二
次答伯直侍郎三首其三
冠氏留别赵帅
送靳才卿之平阳
呈君美
古诗名句
侯冈控飞籀史化,上蔡真刻焚余瘢
吾闽荒远迹愈鲜,按图十一犹疑悭
神工鬼斧凿不到,搜奇往往嘲岩峦
山灵奋激海若怒,风雨倒卷蛟螭蟠
夜深锁纽向绝壁,伶俜百怪走且颠
谁其尸者唐李监,长剑快戟森乌贲
三才万汇睨倏忽,挥斥流宕穷倪端
宝鼎跃水有神助,古溜过石无新痕
查古诗
搜索
江边行献大司马制府吴公
作者:
陈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江边老人为予说,一阳节候宜霜雪。
菊花未尽梅花开,今年冬比前年热。
前年米贱酒满篘,今年晚稻才半收。
自从督府临端水,五岭年年报有秋。
东穷海裔无荒土,西尽瑶蛮得风雨。
江路防奸有汛兵,人家千里无桴鼓。
颇记旌麾未到时,珠江南岸即天涯。
出门一步不可测,不逢太师逢赤眉。
黄昏烽火侍郊内,大帅门前多战垒。
雇役更番日百钱,入官米价浮三倍。
钱多米饱恣咆哮,见贼真成漆与胶。
百金莫保中人产,八口真如鹿在庖
。
督府恩深威亦重,号令如山无枉纵。
赏战常颁内府弓,养贤每费尚书俸。
女牛星纪靖海氛,铃阁雍容但论文。
惊鸿妙墨千行下,横槊清歌午夜闻。
直将文德销馀染,花县官田皆设险。
蕉林荔圃有诗书,潢池岛屿收弧檿。
更捐渔课蜑民苏,挂网鸣榔遍渚蒲。
海不扬波来白雉,国多仁政致驺虞。
铸钱岂为资微利,欲使游民有生事。
磨铜?土活万家,运矿和煤复何啻。
下民称便用如流,岂料翻为幕府忧。
前旌暂驻终应发,万姓伤心难请留。
野老何知多所惧,所惧公行盗仍聚。
寇恂曾入颍川危,充国留屯边事固。
刍荛之言良可思,谁向天庭一述之。
公堂方献无疆兕,为写舆情入颂诗。
诗句欣赏
MORE+
兴寝劳魂梦,传闻有是非
出处:
怀莫止公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灯前閒简帙,泪落忽横衣
出处:
怀莫止公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人前犹寓札,身后曷留名
出处:
怀莫止公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寄托情弥苦,羁离意不平
出处:
怀莫止公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峨眉插汉峭,巫峡注湍惊
出处:
怀莫止公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未卜君何向,余怀与恨并
出处:
怀莫止公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梦遥犹可接,室迩反多违
出处:
春日柬俞季郎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别有司离合,非关会数稀
出处:
春日柬俞季郎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诗情高入淡,慧想寂通微
出处:
春日柬俞季郎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以此堪逃俗,春来知掩扉
出处:
春日柬俞季郎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人方炎是逐,君以澹为居
出处:
题世立澹居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壁老蜗陈字,带长草护书
出处:
题世立澹居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枝头听巧鸟,沼面数行鱼
出处:
题世立澹居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客履破苔入,虚庭自晏如
出处:
题世立澹居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徒然寄一廛,身已隐壶天
出处:
赠祝爱林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香篆煨沈水,茶鎗点活泉
出处:
赠祝爱林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桐君曾授诀,药上许参禅
出处:
赠祝爱林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亦有诗琴伴,时来问酒钱
出处:
赠祝爱林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邮泉枯得活,叱石嫩能醒
出处:
同梁叔熹过集蒋园时方营筑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乍入迷花坞,前题指柳亭
出处:
同梁叔熹过集蒋园时方营筑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菊花未尽梅花开,今年冬比前年热。
前年米贱酒满篘,今年晚稻才半收。
自从督府临端水,五岭年年报有秋。
东穷海裔无荒土,西尽瑶蛮得风雨。
江路防奸有汛兵,人家千里无桴鼓。
颇记旌麾未到时,珠江南岸即天涯。
出门一步不可测,不逢太师逢赤眉。
黄昏烽火侍郊内,大帅门前多战垒。
雇役更番日百钱,入官米价浮三倍。
钱多米饱恣咆哮,见贼真成漆与胶。
百金莫保中人产,八口真如鹿在庖。
督府恩深威亦重,号令如山无枉纵。
赏战常颁内府弓,养贤每费尚书俸。
女牛星纪靖海氛,铃阁雍容但论文。
惊鸿妙墨千行下,横槊清歌午夜闻。
直将文德销馀染,花县官田皆设险。
蕉林荔圃有诗书,潢池岛屿收弧檿。
更捐渔课蜑民苏,挂网鸣榔遍渚蒲。
海不扬波来白雉,国多仁政致驺虞。
铸钱岂为资微利,欲使游民有生事。
磨铜?土活万家,运矿和煤复何啻。
下民称便用如流,岂料翻为幕府忧。
前旌暂驻终应发,万姓伤心难请留。
野老何知多所惧,所惧公行盗仍聚。
寇恂曾入颍川危,充国留屯边事固。
刍荛之言良可思,谁向天庭一述之。
公堂方献无疆兕,为写舆情入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