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韦璜
韦瓘
韦皋
韦纾
韦绶
韦能谦
韦蟾
韦表微
韦诞
韦谦
韦谦恒
韦贯之
韦迢
韦述
韦道逊
韦遵
韦铿
韦镒
韦青
韦骧
韦鹏翼
韦鼎
韩□
韩上桂
韩丕
韩世忠
韩中村
韩丽元
韩京
韩亿
精选古诗
木兰花 六月二十八夜病目不能事,漫写云溪十二月风情词遣之其五
木兰花 六月二十八夜病目不能事,漫写云溪十二月风情词遣之其六
木兰花 六月二十八夜病目不能事,漫写云溪十二月风情词遣之其七
木兰花 六月二十八夜病目不能事,漫写云溪十二月风情词遣之其八
木兰花 六月二十八夜病目不能事,漫写云溪十二月风情词遣之其九
木兰花 六月二十八夜病目不能事,漫写云溪十二月风情词遣之其十
木兰花 六月二十八夜病目不能事,漫写云溪十二月风情词遣之其十一
木兰花 六月二十八夜病目不能事,漫写云溪十二月风情词遣之其十二
古诗名句
既收其印绶,犹送以车船
回首柱下史,江边更可怜
丘笔郑克段,轲言象爱兄
回天力不足,削地罚犹轻
土广曾吞九云梦,民劳因起一阿房
人皆怜楚三户在,天独知秦二世亡
缺甓残砖无处寻,当年筑此虑尤深
君王自向沙丘死,何必区区戍桂林
查古诗
搜索
粤台怀古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百粤称天府,双台眺碧空。
海吞南武郡,山枕赵佗宫。
珠市鲛人集,金门蜃气通。
潮飞千嶂白,花映半天红。
游女云边艇,都人果下骢。
洲形斜偃月,草色远含风。
笛弄沉香浦,觞浮桂树丛。
衣冠分建业,井里比新丰。
久变蛮夷俗,长怀割据功
。
交州元险阻,越尉亦英雄。
黄屋扶桑下,朱旗旭日东。
秦皇难再世,项羽枉重瞳。
虎视曾何益,龙兴自不同。
匹夫休叱咤,三杰正和衷。
卒致歼垓下,何妨王汉中。
任嚣谋略善,陆贾笑谈工。
立国聊乘乱,称臣遂效忠。
春秋朝衮冕,关塞罢兵戎。
翠羽鸣浮峤,繁葩落刺桐。
仙灵多窟宅,芝朮胜华嵩。
五岭堪栖隐,中原尚战攻。
宁求勾漏令,早作浣花翁。
三寸留侯舌,千钧李广弓。
飞扬心未已,导引术无穷。
月出扶胥树,霞横朔漠鸿。
骑羊人已去,舞剑曲初终。
踪迹虽飘梗,精诚每贯虹。
言寻广成子,长啸上崆峒。
诗句欣赏
MORE+
季冬行及仲冬毕,风紧檐头吹觱篥
出处:
放歌
作者:
程晋芳
朝代:
清
毡帘布幄下层层,宛尔重绵裹虮虱
出处:
放歌
作者:
程晋芳
朝代:
清
诗骚子史罗满架,嗜若儿曹慕梨栗,审音高下勘《唐韵》,断义精粗申汉律
出处:
放歌
作者:
程晋芳
朝代:
清
眼底清明翳障除,胸中磊砢光怪出
出处:
放歌
作者:
程晋芳
朝代:
清
自有萧闲自弗耽,日日从人甘缚桎
出处:
放歌
作者:
程晋芳
朝代:
清
不求空山饵芝术,不理荒园种柑橘
出处:
放歌
作者:
程晋芳
朝代:
清
待筑书楼四五间,井深汲用长绳繘
出处:
放歌
作者:
程晋芳
朝代:
清
朝光荧荧花散苾,夜深沈沈烛挑堲
出处:
放歌
作者:
程晋芳
朝代:
清
数瓯白粥可扶身,三尺乌皮足容膝
出处:
放歌
作者:
程晋芳
朝代:
清
视死生如经旦暮,贫贱知非难人术
出处:
放歌
作者:
程晋芳
朝代:
清
生平茹檗同食蜜,谁信莲枯犹有蔤
出处:
放歌
作者:
程晋芳
朝代:
清
蹊田正好为饭牛,啖菹行且潜吞蛭
出处:
放歌
作者:
程晋芳
朝代:
清
掉首终惭出世迟,白发盈颠不堪栉
出处:
放歌
作者:
程晋芳
朝代:
清
吴门烟水一千顷,何日归舟月涓吉
出处:
放歌
作者:
程晋芳
朝代:
清
吾蛇尚在喜方溢,吾舌犹存语毋失
出处:
放歌
作者:
程晋芳
朝代:
清
窗前雪花洒蒙密,起舞长歌用自逸,欹枕懵腾上初日
出处:
放歌
作者:
程晋芳
朝代:
清
前度人寻旧折枝,出檐高格益争奇
出处:
访寒葭潭故居丁香作
作者:
程晋芳
朝代:
清
携家径去真成忍,蹑屐重来勿讶迟
出处:
访寒葭潭故居丁香作
作者:
程晋芳
朝代:
清
新露柔风相掩佛,疏香妙态自矜诗
出处:
访寒葭潭故居丁香作
作者:
程晋芳
朝代:
清
款门例不烦询主,幽榭聊须憩片时
出处:
访寒葭潭故居丁香作
作者:
程晋芳
朝代:
清
海吞南武郡,山枕赵佗宫。
珠市鲛人集,金门蜃气通。
潮飞千嶂白,花映半天红。
游女云边艇,都人果下骢。
洲形斜偃月,草色远含风。
笛弄沉香浦,觞浮桂树丛。
衣冠分建业,井里比新丰。
久变蛮夷俗,长怀割据功。
交州元险阻,越尉亦英雄。
黄屋扶桑下,朱旗旭日东。
秦皇难再世,项羽枉重瞳。
虎视曾何益,龙兴自不同。
匹夫休叱咤,三杰正和衷。
卒致歼垓下,何妨王汉中。
任嚣谋略善,陆贾笑谈工。
立国聊乘乱,称臣遂效忠。
春秋朝衮冕,关塞罢兵戎。
翠羽鸣浮峤,繁葩落刺桐。
仙灵多窟宅,芝朮胜华嵩。
五岭堪栖隐,中原尚战攻。
宁求勾漏令,早作浣花翁。
三寸留侯舌,千钧李广弓。
飞扬心未已,导引术无穷。
月出扶胥树,霞横朔漠鸿。
骑羊人已去,舞剑曲初终。
踪迹虽飘梗,精诚每贯虹。
言寻广成子,长啸上崆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