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苏佩
苏元老
苏元鼎
苏先
苏兴祥
苏兴裔
苏凌然
苏十能
苏升
苏南
苏去疾
苏台明
苏台父
苏启元
苏味道
苏唐卿
苏嘉
苏坚
苏复生
苏大
苏大山
苏大年
苏大璋
苏天爵
苏子卿
苏子桢
苏季达
苏学程
苏宇元
苏守庆
精选古诗
凤栖梧/蝶恋花其三
凤栖梧/蝶恋花其五
凤栖梧/蝶恋花其四
凤栖梧/蝶恋花其二
好事近梅柳
江城子和吕丞送进士赴省
西江月壬午生日
念奴娇其二
古诗名句
冰冻垂瓦石,犀尖利刀剸
连环不可解,虬尾勇自卷
谁云模以刻,曾是玉工碾
铭辞志尤宏,云翼待风展
琳琅谐八音,雅重参二典
英豪逢一时,江山供广宴
遗踪逐飞鸟,旧址没榛藓
良朋信稀遇,古兴浩难遣
查古诗
搜索
赐租行
作者:
周龙藻
朝代:
清
康熙二十三年冬,翠华拂天来江东。
时巡钜典废已久,郡国始识虞周风。
圣明御宇忧赤子,疾苦历历彻九重。
岂惟顿递罢骚绎,耕敛在目常忡忡。
三吴一隅傍湖海,水潦间岁惊尧洚。
涂泥厥土赋下上,其后百倍于域中。
哀此泽国凋疲地,征求旁午烦大农。
上供强半竭脑髓,督责返谓财赋充。
是时持节有汤父,入告实与皇心同
。
度支经费关军国,不得骤免租调庸。
丁卯建丑月初吉,恩纶浩荡颁紫宫。
科徭累累许现放,白骨起肉流膏洪。
欢声如雷喜气遍,吾皇犹欲哀其穷。
常闻五载乃一狩,盛世盛事忽两逢。
銮舆初入淮南境,蔀屋早已回宸聪。
非常之泽古难再,至今独叹吴民蒙。
旧逋新欠悉湔洗,覆冒直比天穹崇。
尚憾汤父死未睹,喜极下泪双眼红。
贱臣手捧黄纸诏,有口愿祝齐华封。
矢诗岂敢备国雅,讴歌田野随儿童。
诗句欣赏
MORE+
黄农罗种落,邕桂簇戈鋋
出处:
哭稼轩留守相公诗一百十韵用一千一百字
作者:
钱谦益
朝代:
明末清初
青犊乌仍合,红巾蚁并缘
出处:
哭稼轩留守相公诗一百十韵用一千一百字
作者:
钱谦益
朝代:
明末清初
反王收魏豹,别将置梅鋗
出处:
哭稼轩留守相公诗一百十韵用一千一百字
作者:
钱谦益
朝代:
明末清初
白象扶丹毂,乌蛮曳彩旃
出处:
哭稼轩留守相公诗一百十韵用一千一百字
作者:
钱谦益
朝代:
明末清初
庐儿宿卫直,厮养彻侯骈
出处:
哭稼轩留守相公诗一百十韵用一千一百字
作者:
钱谦益
朝代:
明末清初
画诏行营里,除官御览先
出处:
哭稼轩留守相公诗一百十韵用一千一百字
作者:
钱谦益
朝代:
明末清初
两宫汤药使,中禁洗儿钱
出处:
哭稼轩留守相公诗一百十韵用一千一百字
作者:
钱谦益
朝代:
明末清初
一旅基将肇,三分业未竣
出处:
哭稼轩留守相公诗一百十韵用一千一百字
作者:
钱谦益
朝代:
明末清初
连鸡惛蚌蛤,咥虎玩腥膻
出处:
哭稼轩留守相公诗一百十韵用一千一百字
作者:
钱谦益
朝代:
明末清初
画地翔河鸟,婴城坠纸鸢
出处:
哭稼轩留守相公诗一百十韵用一千一百字
作者:
钱谦益
朝代:
明末清初
执冰嘻狒狒,投缒引蠕蠕
出处:
哭稼轩留守相公诗一百十韵用一千一百字
作者:
钱谦益
朝代:
明末清初
履善穷江表,庭芝殉海?
出处:
哭稼轩留守相公诗一百十韵用一千一百字
作者:
钱谦益
朝代:
明末清初
誓书申决绝,望拜告精虔
出处:
哭稼轩留守相公诗一百十韵用一千一百字
作者:
钱谦益
朝代:
明末清初
目裂光如炬,膋藏血化殷
出处:
哭稼轩留守相公诗一百十韵用一千一百字
作者:
钱谦益
朝代:
明末清初
花门剺面改,藤帽枕尸还
出处:
哭稼轩留守相公诗一百十韵用一千一百字
作者:
钱谦益
朝代:
明末清初
青草迎飞旐,黄茅拥过輲
出处:
哭稼轩留守相公诗一百十韵用一千一百字
作者:
钱谦益
朝代:
明末清初
虚祠包箬饭,峒祭卜筳篿
出处:
哭稼轩留守相公诗一百十韵用一千一百字
作者:
钱谦益
朝代:
明末清初
故岭虞山似,新愁桂岭牵
出处:
哭稼轩留守相公诗一百十韵用一千一百字
作者:
钱谦益
朝代:
明末清初
丹心石路折,皓魄火云鲜
出处:
哭稼轩留守相公诗一百十韵用一千一百字
作者:
钱谦益
朝代:
明末清初
尽说南朝李,何惭东海田
出处:
哭稼轩留守相公诗一百十韵用一千一百字
作者:
钱谦益
朝代:
明末清初
时巡钜典废已久,郡国始识虞周风。
圣明御宇忧赤子,疾苦历历彻九重。
岂惟顿递罢骚绎,耕敛在目常忡忡。
三吴一隅傍湖海,水潦间岁惊尧洚。
涂泥厥土赋下上,其后百倍于域中。
哀此泽国凋疲地,征求旁午烦大农。
上供强半竭脑髓,督责返谓财赋充。
是时持节有汤父,入告实与皇心同。
度支经费关军国,不得骤免租调庸。
丁卯建丑月初吉,恩纶浩荡颁紫宫。
科徭累累许现放,白骨起肉流膏洪。
欢声如雷喜气遍,吾皇犹欲哀其穷。
常闻五载乃一狩,盛世盛事忽两逢。
銮舆初入淮南境,蔀屋早已回宸聪。
非常之泽古难再,至今独叹吴民蒙。
旧逋新欠悉湔洗,覆冒直比天穹崇。
尚憾汤父死未睹,喜极下泪双眼红。
贱臣手捧黄纸诏,有口愿祝齐华封。
矢诗岂敢备国雅,讴歌田野随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