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许孙荃
许孟容
许孟昭
许学
许学卫
许学士
许学曾
许学范
许安世
许安仁
许宏
许宗彦
许宗衡
许宗鲁
许定需
许宜媖
许宝云
许宝蘅
许宣平
许家惺
许将
许尚
许尚质
许尧佐
许尹
许居仁
许岷
许左之
许巽
许希琼
精选古诗
薛老亭晚归
游麻姑山九首其九
瞿秘校新授官还南丰
赏南枝
句其五
句其一
句其四
赠画山水陈兄
古诗名句
岸平芳草没,风漾白鸥沈
浩荡怀殊泽,澄清共此心
龙门知远近,临眺一长吟
秋风村巷起,禾黍远依微
古道无人过,晴空有雁飞
已堪酬岁事,应欲问寒衣
但得丰年乐,莼鲈慢忆归
杨柳绿成蹊,笼烟水面齐
查古诗
搜索
荆州吏
作者:
胡云飞
朝代:
当代
洞庭汉水围平陆,自古荆州天下沃。
百里稻花十里棉,春耘秋实颇丰裕。
新朝开基五十年,敉乱克灾四海穆。
小县亦以承平久,逸少闲吏满城麓。
不事农工事游嬉,金徽蓝衣耗国禄。
熙熙不知人几何,但闻岁增十之六。
朝朝下村车如虎,惊散道路犬与犊
。
云是有司征农赋,国用所需呈唯速。
一口某数勿抗免,轻者倍加重者束。
语声震震竟入户,循册收缴一何酷。
搜奁检匮靡不为,车载盈盈犹未足。
翻身更觅鸡和豚,三五成群洽小醁。
忽有老翁出村头,拦道长跪复长哭:“儿媳不堪荷如许,早时入城为工仆。
一年未能归一度,独遣祖孙守白屋。
残躯虽堪二亩稼,税后不得留一斛。
而今更收馀粟去,明日何以为菜粥。
直欲一死节口粮,所虑孙幼无人育。
村户十九皆如此,君看老病唯满目。
官家盛德诚如海,幸能遗我种子谷”。
身旁小儿黄且羸,切唇暗牵爷衣服。
四围观者皆知情,纷纷相伴泪簌簌。
一吏闻之但冷笑,一吏摇首眉频蹙。
二吏附耳窃私语,最长微颔颜容肃:“翁情可悯尽知矣,此事亦何汝家独。
我虽有心无奈耳,国法如山孰敢触?归后自当书所请,一一直笔于公牍。
当朝恤农如恤子,不日必可恩命沐。
汝其安待慎勿迫”。
言讫挥手驱车辘。
留得百家相对泣,翩然自去城中宿。
诗句欣赏
MORE+
白发为何事,青山可暮龄
出处:
谢张畴斋惠笔
作者:
陈宜甫
朝代:
元
慇勤祝毛颖,尔勿叹伶俜
出处:
谢张畴斋惠笔
作者:
陈宜甫
朝代:
元
前王遗构地,今我独来游
出处:
过华清宫和温庭筠诗二十二韵
作者:
陈宜甫
朝代:
元
渭水烟如昨,骊山树己秋
出处:
过华清宫和温庭筠诗二十二韵
作者:
陈宜甫
朝代:
元
苔荒老姥殿,草满夕阳楼
出处:
过华清宫和温庭筠诗二十二韵
作者:
陈宜甫
朝代:
元
下马山腰曲,朝元云顶头
出处:
过华清宫和温庭筠诗二十二韵
作者:
陈宜甫
朝代:
元
周回认故迹,想像走诸侯
出处:
过华清宫和温庭筠诗二十二韵
作者:
陈宜甫
朝代:
元
春暖回龙驾,天寒进翠裘
出处:
过华清宫和温庭筠诗二十二韵
作者:
陈宜甫
朝代:
元
时平安御极,曙早肃宸旒
出处:
过华清宫和温庭筠诗二十二韵
作者:
陈宜甫
朝代:
元
节镇威咸服,农家稼倍收
出处:
过华清宫和温庭筠诗二十二韵
作者:
陈宜甫
朝代:
元
温泉媚池沼,和气舞旌斿
出处:
过华清宫和温庭筠诗二十二韵
作者:
陈宜甫
朝代:
元
歘盛真妃宠,骄生义子羞
出处:
过华清宫和温庭筠诗二十二韵
作者:
陈宜甫
朝代:
元
寰区平似掌,逆党曲如钩
出处:
过华清宫和温庭筠诗二十二韵
作者:
陈宜甫
朝代:
元
眷顾迷方寸,须臾撼九州
出处:
过华清宫和温庭筠诗二十二韵
作者:
陈宜甫
朝代:
元
眉愁太液柳,齿啮未央榴
出处:
过华清宫和温庭筠诗二十二韵
作者:
陈宜甫
朝代:
元
龙子扶新日,猪儿杀怒虬
出处:
过华清宫和温庭筠诗二十二韵
作者:
陈宜甫
朝代:
元
蜀山旋六御,桃野放群牛
出处:
过华清宫和温庭筠诗二十二韵
作者:
陈宜甫
朝代:
元
岂不天神力,能消父过尤
出处:
过华清宫和温庭筠诗二十二韵
作者:
陈宜甫
朝代:
元
山人裨圣德,猛将运兵筹
出处:
过华清宫和温庭筠诗二十二韵
作者:
陈宜甫
朝代:
元
既复安巢鸟,难忘汗血骝
出处:
过华清宫和温庭筠诗二十二韵
作者:
陈宜甫
朝代:
元
百里稻花十里棉,春耘秋实颇丰裕。
新朝开基五十年,敉乱克灾四海穆。
小县亦以承平久,逸少闲吏满城麓。
不事农工事游嬉,金徽蓝衣耗国禄。
熙熙不知人几何,但闻岁增十之六。
朝朝下村车如虎,惊散道路犬与犊。
云是有司征农赋,国用所需呈唯速。
一口某数勿抗免,轻者倍加重者束。
语声震震竟入户,循册收缴一何酷。
搜奁检匮靡不为,车载盈盈犹未足。
翻身更觅鸡和豚,三五成群洽小醁。
忽有老翁出村头,拦道长跪复长哭:“儿媳不堪荷如许,早时入城为工仆。
一年未能归一度,独遣祖孙守白屋。
残躯虽堪二亩稼,税后不得留一斛。
而今更收馀粟去,明日何以为菜粥。
直欲一死节口粮,所虑孙幼无人育。
村户十九皆如此,君看老病唯满目。
官家盛德诚如海,幸能遗我种子谷”。
身旁小儿黄且羸,切唇暗牵爷衣服。
四围观者皆知情,纷纷相伴泪簌簌。
一吏闻之但冷笑,一吏摇首眉频蹙。
二吏附耳窃私语,最长微颔颜容肃:“翁情可悯尽知矣,此事亦何汝家独。
我虽有心无奈耳,国法如山孰敢触?归后自当书所请,一一直笔于公牍。
当朝恤农如恤子,不日必可恩命沐。
汝其安待慎勿迫”。
言讫挥手驱车辘。
留得百家相对泣,翩然自去城中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