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韩浩
韩海
韩淲
韩湘
韩溉
韩溥
韩滉
韩漪
韩煜
韩熙载
韩熙载客
韩爱山
韩玉
韩玉父
韩琦
韩琦友
韩琮
韩瑛
韩瑨
韩璜
韩田
韩疁
韩疆
韩知玥
韩章
韩竹坡
韩纯玉
韩绎
韩绛
韩维
精选古诗
水龙吟登白鹤山,借前韵呈同游诸丈
水调歌头上巳和黄成之韵
水调歌头孙靖州应龙生日
水调歌头叔母生日同家人劝酒
水调歌头送蒋成父公顺
水调歌头约李潼川饮即席赋
水调歌头次韵黄叙州□□
水调歌头次韵高才卿恭叔见贻生日
古诗名句
居士青莲诗酒外,遗民白社水云长
蒲团定起声闻寂,乌鸟何关噪夕阳
晻暧铺芬信化工,不教开谢听春风
剪裁素手应难定,相像冰姿也未同
物态尽从形里问,禅心讵待落时空
绿情红意遮分别,夜月朝阳西复东
璇空霞蔚迥云兴,才舞山香黛色层
攀不得时如对镜,看难真处似携灯
查古诗
搜索
荆州吏
作者:
胡云飞
朝代:
当代
洞庭汉水围平陆,自古荆州天下沃。
百里稻花十里棉,春耘秋实颇丰裕。
新朝开基五十年,敉乱克灾四海穆。
小县亦以承平久,逸少闲吏满城麓。
不事农工事游嬉,金徽蓝衣耗国禄。
熙熙不知人几何,但闻岁增十之六。
朝朝下村车如虎,惊散道路犬与犊。
云是有司征农赋,国用所需呈唯速。
一口某数勿抗免,轻者倍加重者束。
语声震震竟入户,循册收缴一何酷。
搜奁检匮靡不为,车载盈盈犹未足。
翻身更觅鸡和豚,三五成群洽小醁
。
忽有老翁出村头,拦道长跪复长哭:“儿媳不堪荷如许,早时入城为工仆。
一年未能归一度,独遣祖孙守白屋。
残躯虽堪二亩稼,税后不得留一斛。
而今更收馀粟去,明日何以为菜粥。
直欲一死节口粮,所虑孙幼无人育。
村户十九皆如此,君看老病唯满目。
官家盛德诚如海,幸能遗我种子谷”。
身旁小儿黄且羸,切唇暗牵爷衣服。
四围观者皆知情,纷纷相伴泪簌簌。
一吏闻之但冷笑,一吏摇首眉频蹙。
二吏附耳窃私语,最长微颔颜容肃:“翁情可悯尽知矣,此事亦何汝家独。
我虽有心无奈耳,国法如山孰敢触?归后自当书所请,一一直笔于公牍。
当朝恤农如恤子,不日必可恩命沐。
汝其安待慎勿迫”。
言讫挥手驱车辘。
留得百家相对泣,翩然自去城中宿。
诗句欣赏
MORE+
堂开新绿野,玉隐小丹山
出处:
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时寓江阴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曣皖文璀错,孚尹气往还
出处:
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时寓江阴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昆丘玄圃畔,台峤赤城间
出处:
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时寓江阴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不假工雕琢,元承帝宠颁
出处:
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时寓江阴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静容宾从仰,明烛鬼神奸
出处:
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时寓江阴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秩礼均恒岱,谦光俯粤蛮
出处:
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时寓江阴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俨持周勃节,秀拥楚巫鬟
出处:
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时寓江阴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树错珊瑚朵,苔封翡翠斑
出处:
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时寓江阴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座裀联绮縠,车毂映朱殷
出处:
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时寓江阴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或跂双么凤,时窥一白鹇
出处:
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时寓江阴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炉香岚勃勃,檐雨瀑潺潺
出处:
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时寓江阴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地缩三鳌岛,天长九虎关
出处:
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时寓江阴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文饶淫玩好,灵运癖跻攀
出处:
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时寓江阴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日月由来绕,风云不暂閒
出处:
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时寓江阴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殷曾求傅说,汉亦聘商颜
出处:
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时寓江阴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金匮盟藏券,青春诏赐环
出处:
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时寓江阴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皇基同永固,国步罢多艰
出处:
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时寓江阴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馆阁题千首,琮璜价百镮
出处:
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时寓江阴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愿移铭盛烈,褒史著人寰
出处:
奉题执礼和台平章丹山隐玉峰石时寓江阴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小筑洄溏上,春阴水暂寒
出处:
题沈氏别墅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百里稻花十里棉,春耘秋实颇丰裕。
新朝开基五十年,敉乱克灾四海穆。
小县亦以承平久,逸少闲吏满城麓。
不事农工事游嬉,金徽蓝衣耗国禄。
熙熙不知人几何,但闻岁增十之六。
朝朝下村车如虎,惊散道路犬与犊。
云是有司征农赋,国用所需呈唯速。
一口某数勿抗免,轻者倍加重者束。
语声震震竟入户,循册收缴一何酷。
搜奁检匮靡不为,车载盈盈犹未足。
翻身更觅鸡和豚,三五成群洽小醁。
忽有老翁出村头,拦道长跪复长哭:“儿媳不堪荷如许,早时入城为工仆。
一年未能归一度,独遣祖孙守白屋。
残躯虽堪二亩稼,税后不得留一斛。
而今更收馀粟去,明日何以为菜粥。
直欲一死节口粮,所虑孙幼无人育。
村户十九皆如此,君看老病唯满目。
官家盛德诚如海,幸能遗我种子谷”。
身旁小儿黄且羸,切唇暗牵爷衣服。
四围观者皆知情,纷纷相伴泪簌簌。
一吏闻之但冷笑,一吏摇首眉频蹙。
二吏附耳窃私语,最长微颔颜容肃:“翁情可悯尽知矣,此事亦何汝家独。
我虽有心无奈耳,国法如山孰敢触?归后自当书所请,一一直笔于公牍。
当朝恤农如恤子,不日必可恩命沐。
汝其安待慎勿迫”。
言讫挥手驱车辘。
留得百家相对泣,翩然自去城中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