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赵氏(寇坦母
赵氏(廷标女
赵永嘉
赵汄夫
赵汝□
赵汝唫
赵汝回
赵汝域
赵汝州
赵汝廪
赵汝恂
赵汝愚
赵汝揆
赵汝旗
赵汝普
赵汝暖
赵汝梅
赵汝洙
赵汝淳
赵汝湜
赵汝燧
赵汝绩
赵汝育
赵汝能
赵汝腾
赵汝茪
赵汝衡
赵汝諿
赵汝记
赵汝谈
精选古诗
解连环
应天长·此客岁涵碧庄寻梦,和清真旧制也。叔问丈见之,为翻谱数字,音节顿异。弁阳翁云:词不难作而难于改,语不难工而难于协。附录于此,以谂声家
水龙吟·立春日偶赋
浣溪沙·余自客金阊,五见岁华矣。每以小词纪之。丙午岁不尽夕,闻箫鼓声,不寐。明日感占此解
烛影摇红·晚春连雨,感怀
惜红衣·夏日池荷盛开,香云弥望,载酒吟眺,每徘徊不忍去。今岁重过,数花向残,欹徙丛薄閒,感而赋之。用白石无射宫自度曲韵
三姝媚·中秋夜感遇成歌
六幺令·落梅
古诗名句
抚卷怀千古,微公汉祚危
古人不可亲,古道不可离
古貌人所见,古心谁得知
陈君颇好古,要我题古诗
诗古读风雅,道古仰庖羲
怀古在鸿荒,感古长歔欷
天行本无停,一息可万里
人学法乎天,乾乾讵能已
查古诗
搜索
荆州吏
作者:
胡云飞
朝代:
当代
洞庭汉水围平陆,自古荆州天下沃。
百里稻花十里棉,春耘秋实颇丰裕。
新朝开基五十年,敉乱克灾四海穆。
小县亦以承平久,逸少闲吏满城麓。
不事农工事游嬉,金徽蓝衣耗国禄。
熙熙不知人几何,但闻岁增十之六。
朝朝下村车如虎,惊散道路犬与犊。
云是有司征农赋,国用所需呈唯速。
一口某数勿抗免,轻者倍加重者束。
语声震震竟入户,循册收缴一何酷。
搜奁检匮靡不为,车载盈盈犹未足。
翻身更觅鸡和豚,三五成群洽小醁。
忽有老翁出村头,拦道长跪复长哭:“儿媳不堪荷如许,早时入城为工仆。
一年未能归一度,独遣祖孙守白屋。
残躯虽堪二亩稼,税后不得留一斛。
而今更收馀粟去,明日何以为菜粥。
直欲一死节口粮,所虑孙幼无人育。
村户十九皆如此,君看老病唯满目。
官家盛德诚如海,幸能遗我种子谷”。
身旁小儿黄且羸,切唇暗牵爷衣服。
四围观者皆知情,纷纷相伴泪簌簌。
一吏闻之但冷笑,一吏摇首眉频蹙。
二吏附耳窃私语,最长微颔颜容肃:“翁情可悯尽知矣,此事亦何汝家独。
我虽有心无奈耳,国法如山孰敢触?归后自当书所请,一一直笔于公牍。
当朝恤农如恤子,不日必可恩命沐
。
汝其安待慎勿迫”。
言讫挥手驱车辘。
留得百家相对泣,翩然自去城中宿。
诗句欣赏
MORE+
偷得湖斋半日闲,有梅此地即孤山
出处:
梅花 其二
作者:
潘牥
朝代:
宋
瘦边似我腰全沈,白处怜渠鬓亦潘
出处:
梅花 其二
作者:
潘牥
朝代:
宋
惟有竹君同所好,岂容蝶使戏其间
出处:
梅花 其二
作者:
潘牥
朝代:
宋
调羹莫作儿童语,老眼相看在岁寒
出处:
梅花 其二
作者:
潘牥
朝代:
宋
只是寻常操,传来便不同
出处:
琴 其一
作者:
潘牥
朝代:
宋
初疑声已尽,旋觉曲方中
出处:
琴 其一
作者:
潘牥
朝代:
宋
清碎如章草,和平似国风
出处:
琴 其一
作者:
潘牥
朝代:
宋
自从今夕听,吾耳一生聋
出处:
琴 其一
作者:
潘牥
朝代:
宋
石坡泥浅无虫蚓,小竹才高一尺馀
出处:
鹊 肥沙
作者:
潘牥
朝代:
宋
独自行行无可啄,低头努觜欲何如
出处:
鹊 肥沙
作者:
潘牥
朝代:
宋
坡仙不谪黄,黄应无雪堂
出处:
题岳麓寺道乡台
作者:
潘牥
朝代:
宋
道乡不如新,此台无道乡
出处:
题岳麓寺道乡台
作者:
潘牥
朝代:
宋
青山非其人,山灵能颉颃
出处:
题岳麓寺道乡台
作者:
潘牥
朝代:
宋
一落名胜手,境与人俱香
出处:
题岳麓寺道乡台
作者:
潘牥
朝代:
宋
悲吟倚空寂,临眺生慨慷
出处:
题岳麓寺道乡台
作者:
潘牥
朝代:
宋
道乡不可作,承君不可忘
出处:
题岳麓寺道乡台
作者:
潘牥
朝代:
宋
金鸭旋添龙饼,莫开帘
出处:
乌夜啼
作者:
潘牥
朝代:
宋
合作一年春恨,上眉尖
出处:
乌夜啼
作者:
潘牥
朝代:
宋
玉带悬鱼,黄金铸印,侯封万户
出处:
水龙吟
作者:
潘牥
朝代:
宋
待从头,缴纳君王,觅取爱卿归去
出处:
水龙吟
作者:
潘牥
朝代:
宋
百里稻花十里棉,春耘秋实颇丰裕。
新朝开基五十年,敉乱克灾四海穆。
小县亦以承平久,逸少闲吏满城麓。
不事农工事游嬉,金徽蓝衣耗国禄。
熙熙不知人几何,但闻岁增十之六。
朝朝下村车如虎,惊散道路犬与犊。
云是有司征农赋,国用所需呈唯速。
一口某数勿抗免,轻者倍加重者束。
语声震震竟入户,循册收缴一何酷。
搜奁检匮靡不为,车载盈盈犹未足。
翻身更觅鸡和豚,三五成群洽小醁。
忽有老翁出村头,拦道长跪复长哭:“儿媳不堪荷如许,早时入城为工仆。
一年未能归一度,独遣祖孙守白屋。
残躯虽堪二亩稼,税后不得留一斛。
而今更收馀粟去,明日何以为菜粥。
直欲一死节口粮,所虑孙幼无人育。
村户十九皆如此,君看老病唯满目。
官家盛德诚如海,幸能遗我种子谷”。
身旁小儿黄且羸,切唇暗牵爷衣服。
四围观者皆知情,纷纷相伴泪簌簌。
一吏闻之但冷笑,一吏摇首眉频蹙。
二吏附耳窃私语,最长微颔颜容肃:“翁情可悯尽知矣,此事亦何汝家独。
我虽有心无奈耳,国法如山孰敢触?归后自当书所请,一一直笔于公牍。
当朝恤农如恤子,不日必可恩命沐。
汝其安待慎勿迫”。
言讫挥手驱车辘。
留得百家相对泣,翩然自去城中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