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释善悟
释善昭
释善暹
释善月
释善果
释善清
释善珍
释善直
释善能
释善资
释嗣宗
释圆
释圆悟
释圆慧
释圆日
释圆智
释圆极
释圆济
释圆照
释圆玑
释圆鉴
释坚璧
释坦
释士圭
释大启
释大囧
释大心
释大汕
释大眼
释大观
精选古诗
除夕过任山甫不遇
送大宗伯古林何公致仕南归二首其一
送大宗伯古林何公致仕南归二首其二
送李维周太学南还省觐
送沈符卿以安赴留都
上巳同周子翼汤尧文朱子忠冯汝行曹应麒高升伯过陈炼师馆观海棠
同黎秘书孙太史顾评事诸君过王鸿胪宅静修上人亦至得轻字
同于殿讲黎秘书李明府静修上人集圆通精舍得天字
古诗名句
凤来明月星河近,龙起曾阴雷雨垂
终见汗青传琬琰,时闻杂佩和埙篪
南归定作亭中客,苍雪风吹落酒卮
浙水东边幕府开,扶桑朝景拖高台
熊旗虎节层霄下,龙户缇人绝岛来
碧海清时稀警报,金天爽气盛文材
君行长笑金鳌顶,须有声名彻上台
黄柳莺啼惊早春,白沙羁客又淹旬
查古诗
搜索
琴意诗
作者:
张梁
朝代:
清
潇湘之水清且深,上下一碧涵古今。
白云在天亦在水,瀰漫滉瀁连江浔。
九疑之山相萦带,虞帝于此曾登临
。
松杉榕栝百围大,望之不见愁人心。
昔日筑台赋八景,此景未闻入歌吟。
风排浪涌散还聚,月射波翻晴复阴。
涓涓细籁漱幽壑,浩浩洪涛扬远岑。
水鸟风帆互出没,玉沙锦石空浮沈。
岂无澄明好天气,倏忽变换不可寻。
张衡《四愁》愁未已,刘向《九叹》叹难禁。
我目未睹耳则闻,三尺六寸徽黄金。
永嘉郭君制此曲,遥和骚人千载音。
诗句欣赏
MORE+
汪子何来省龙钟,李王联袂其音跫
出处:
丁酉春日病中留江都汪容甫暨李孝臣王石臞草堂聚饮翼日容甫北行为诗以别兼柬孝臣石臞
作者:
贾田祖
朝代:
清
弥天凿齿劲欹逢,三君雁行于且喁
出处:
丁酉春日病中留江都汪容甫暨李孝臣王石臞草堂聚饮翼日容甫北行为诗以别兼柬孝臣石臞
作者:
贾田祖
朝代:
清
坐我琴书之房栊,家贫亦有虾鲑供
出处:
丁酉春日病中留江都汪容甫暨李孝臣王石臞草堂聚饮翼日容甫北行为诗以别兼柬孝臣石臞
作者:
贾田祖
朝代:
清
相与作达镫烛红,耳官失职悲不聪
出处:
丁酉春日病中留江都汪容甫暨李孝臣王石臞草堂聚饮翼日容甫北行为诗以别兼柬孝臣石臞
作者:
贾田祖
朝代:
清
高谈但闻声沨沨,心许不假言辞通
出处:
丁酉春日病中留江都汪容甫暨李孝臣王石臞草堂聚饮翼日容甫北行为诗以别兼柬孝臣石臞
作者:
贾田祖
朝代:
清
良觌累日宽尘胸,已疾捷若卢扁功,惜哉骊驹逝匆匆
出处:
丁酉春日病中留江都汪容甫暨李孝臣王石臞草堂聚饮翼日容甫北行为诗以别兼柬孝臣石臞
作者:
贾田祖
朝代:
清
我钦汪子灵光崇,五三八九经术鸿
出处:
丁酉春日病中留江都汪容甫暨李孝臣王石臞草堂聚饮翼日容甫北行为诗以别兼柬孝臣石臞
作者:
贾田祖
朝代:
清
文镵金石垂厚穹,阿谁相厄能两雄
出处:
丁酉春日病中留江都汪容甫暨李孝臣王石臞草堂聚饮翼日容甫北行为诗以别兼柬孝臣石臞
作者:
贾田祖
朝代:
清
邗江带水疏吟筇,何时下上偕云龙
出处:
丁酉春日病中留江都汪容甫暨李孝臣王石臞草堂聚饮翼日容甫北行为诗以别兼柬孝臣石臞
作者:
贾田祖
朝代:
清
仗君慧业开愚蠢,可怜踪迹如飘蓬
出处:
丁酉春日病中留江都汪容甫暨李孝臣王石臞草堂聚饮翼日容甫北行为诗以别兼柬孝臣石臞
作者:
贾田祖
朝代:
清
石臞又放湖千篷,剩我瑟缩吟悲翁
出处:
丁酉春日病中留江都汪容甫暨李孝臣王石臞草堂聚饮翼日容甫北行为诗以别兼柬孝臣石臞
作者:
贾田祖
朝代:
清
知己失散真路穷,出门惘惘迷西东
出处:
丁酉春日病中留江都汪容甫暨李孝臣王石臞草堂聚饮翼日容甫北行为诗以别兼柬孝臣石臞
作者:
贾田祖
朝代:
清
尔夔我蚿相怜同,望君重来鼓丝桐
出处:
丁酉春日病中留江都汪容甫暨李孝臣王石臞草堂聚饮翼日容甫北行为诗以别兼柬孝臣石臞
作者:
贾田祖
朝代:
清
陵苕本弱植,葳蕤托翘柯
出处:
感交
作者:
魏之琇
朝代:
清
春风吹林端,蒙茏吐繁华
出处:
感交
作者:
魏之琇
朝代:
清
曰余幼失所,飘转随蓬科
出处:
感交
作者:
魏之琇
朝代:
清
引蔓值松柏,垂阴搴薜萝
出处:
感交
作者:
魏之琇
朝代:
清
烟霞缅焕烂,云日思荡摩
出处:
感交
作者:
魏之琇
朝代:
清
钦哉数君子,晨夕更切磋
出处:
感交
作者:
魏之琇
朝代:
清
白玉幸辞璞,精金念离沙
出处:
感交
作者:
魏之琇
朝代:
清
白云在天亦在水,瀰漫滉瀁连江浔。
九疑之山相萦带,虞帝于此曾登临。
松杉榕栝百围大,望之不见愁人心。
昔日筑台赋八景,此景未闻入歌吟。
风排浪涌散还聚,月射波翻晴复阴。
涓涓细籁漱幽壑,浩浩洪涛扬远岑。
水鸟风帆互出没,玉沙锦石空浮沈。
岂无澄明好天气,倏忽变换不可寻。
张衡《四愁》愁未已,刘向《九叹》叹难禁。
我目未睹耳则闻,三尺六寸徽黄金。
永嘉郭君制此曲,遥和骚人千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