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周宣猷
周宪王
周家禄
周宸藻
周容
周密
周寿
周寿昌
周尔墉
周岂
周岳秀
周岸登
周嵩
周巽
周师厚
周师成
周庄
周庆云
周庆森
周应合
周应沣
周应遇
周庠
周延翰
周廷用
周廷采
周弁
周式
周式濂
周弘
精选古诗
台城路上元后一夕雨,次舟丹阳,小病赋寄闺人
金缕曲孙杉麓同年下第将游汴中,索画梅一枝为别,并题其上
祝英台近上海舟次
祝英台近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古诗名句
照眼榴花莫相笑,年年那肯独衔杯
供奉当年侍翠帷,只今衰懒掩柴扉
池边竹日闻鱼跃,台下松云见鹤归
莲醑到冬堪酩酊,草堂因咏更光辉
碧山尚觉红尘近,长羡严陵有钓矶
榣山瀛海一愚臣,竹叶椒花百病身
年过古稀犹似健,运逢今圣已维新
悬弧日每随南至,恋阙心长望北辰
查古诗
搜索
题陈东浦藩伯敦拙堂诗集
作者:
赵翼
朝代:
清
学诗必学杜,万口同一噪。
连城有真璧,未可珷玞冒。
呜呼浣花翁,在唐本别调。
时当六朝后,举世炫丽藻。
青莲虽不群,余习犹或蹈,惟公起扫除,天门一龙跳。
骨力森开张,神勇郁雄惊。
阳乌掩爝火,轰雷塞蚓窃。
天壤此一途,疏凿曾未到
。
一开五丁峡,遂坦九轨道。
坐令翰墨场,莫不奉旌纛。
微之仿精切,退之师排奡。
义山鍊格遒,涪翁取径峭。
豪宕放翁吟,悲壮遗山吊。
斯皆分杜派,各具一体妙。
迨明李何辈,但摹面目肖。
彭亨鼓蛙怒,咆勃奋虎啸。
徒滋虚气张,终觉轻心掉。
旷代有东浦,孤诣戛独造。
渊源溯《雅》、《骚》,根柢本忠孝。
读书必破卷,陋彼管窥豹。
出语必惊人,鸷若韛脱鹞。
力厚巨鼎扛,思沈重渊钓。
每于朴僿处,隽味出揉拗。
以追少陵大有作为作,磁铁两孚召。
得皮兼得骨,在神不在貌。
缅昔老拾遗,入蜀诗益爆。
长揖严尹幕,高歌葛相庙。
至今旧草堂,万丈光尚耀。
先生出筮仕,即泛锦江棹。
固知关宿缘,岂特发遐眺。
新诗十二卷,精心躏堂奥。
子美有替人,当亦意不料。
寓斋得披读,狂喜成绝叫。
惟应瓣香然,敢肆饭颗诮。
传语学杜人,津梁此先导。
诗句欣赏
MORE+
鹧鸪声断西日浮,君山未愁黄陵愁
出处:
洞庭秋三十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白浪几何倾楚塞,金风既展讫神州
出处:
洞庭秋三十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萧飒万个撼斑管,迢递千古疑胶舟
出处:
洞庭秋三十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贾至张说尔何物,落拓欲牵万里忧
出处:
洞庭秋三十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但哀无端眇淫淫,长啸不展狂歌瘖
出处:
洞庭秋三十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欲与招魂迷南北,横令此愁亘古今
出处:
洞庭秋三十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蛰雷残雨无所藉,金枢玉露亦难谌
出处:
洞庭秋三十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日暮息棹殊未已,寒波倒射冉枫林
出处:
洞庭秋三十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玻瓈帝网两镜参,元中之元清灵酣
出处:
洞庭秋三十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露泡影相合不二,水月空观谁为三
出处:
洞庭秋三十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中流两岸四无定,鸟道一碧微自谙
出处:
洞庭秋三十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军持满汲寒沁骨,容受无多祇大惭
出处:
洞庭秋三十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青幕白地清涎黏,浓淡分界唯微纤
出处:
洞庭秋三十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未审天容亏半壁,定疑水气消馀炎
出处:
洞庭秋三十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披襟不让云将御,理楫略挂羚羊尖
出处:
洞庭秋三十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鏖空白战九十日,吸月餐风亦损廉
出处:
洞庭秋三十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玉液统此微霄函,俯仰不知灵与凡
出处:
洞庭秋三十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旭雾平收兜罗捲,阴彩夕涌牟尼嵌
出处:
洞庭秋三十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肉翅欲愁千里倦,韵目难厌一晌馋
出处:
洞庭秋三十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苍螺半点点霜色,谪仙何情强欲芟
出处:
洞庭秋三十首
作者:
王夫之
朝代:
明末清初
连城有真璧,未可珷玞冒。
呜呼浣花翁,在唐本别调。
时当六朝后,举世炫丽藻。
青莲虽不群,余习犹或蹈,惟公起扫除,天门一龙跳。
骨力森开张,神勇郁雄惊。
阳乌掩爝火,轰雷塞蚓窃。
天壤此一途,疏凿曾未到。
一开五丁峡,遂坦九轨道。
坐令翰墨场,莫不奉旌纛。
微之仿精切,退之师排奡。
义山鍊格遒,涪翁取径峭。
豪宕放翁吟,悲壮遗山吊。
斯皆分杜派,各具一体妙。
迨明李何辈,但摹面目肖。
彭亨鼓蛙怒,咆勃奋虎啸。
徒滋虚气张,终觉轻心掉。
旷代有东浦,孤诣戛独造。
渊源溯《雅》、《骚》,根柢本忠孝。
读书必破卷,陋彼管窥豹。
出语必惊人,鸷若韛脱鹞。
力厚巨鼎扛,思沈重渊钓。
每于朴僿处,隽味出揉拗。
以追少陵大有作为作,磁铁两孚召。
得皮兼得骨,在神不在貌。
缅昔老拾遗,入蜀诗益爆。
长揖严尹幕,高歌葛相庙。
至今旧草堂,万丈光尚耀。
先生出筮仕,即泛锦江棹。
固知关宿缘,岂特发遐眺。
新诗十二卷,精心躏堂奥。
子美有替人,当亦意不料。
寓斋得披读,狂喜成绝叫。
惟应瓣香然,敢肆饭颗诮。
传语学杜人,津梁此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