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张士珩
张士瑰
张士箱
张士达
张士逊
张声道
张复
张复元
张复纯
张夏
张多益
张大亨
张大千
张大受
张大安
张大法
张大烈
张大猷
张大璋
张大直
张大福
张大纯
张大节
张大观
张天保
张天启
张天植
张天湜
张天翼
张天英
精选古诗
菩萨蛮
楼上曲
瑞鹤仙寿
瑶台第一层
感皇恩寿
水调歌头其四
宫词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古诗名句
高阳酒徒,烟波钓徒
层冈如抱,对神标华发,千古风流未消歇
自沉香亭北,咏罢名花,归来后,处处题诗留碣
东篱曾种菊,一种高情,应与柴桑共超越
采石暮江边,宫锦沉埋,更难觅、谪仙香骨
料乘醉、狂魂定重来,忽飞上峰头,化为明月
恨年年琴剑古长洲,漂泊赋登楼
此地饶水竹,老屋对溪纹
查古诗
搜索
蝶恋花二首
作者:
卢青山
朝代:
当代
排荡西风声鹘鹘。
独出黄花,四顾神摧折。
似此人生何逼仄,将心煅作无知铁。
南陌春光争郁勃。
犹记当年,雀跃儿童色
。
一瞬回思心暂热,含肩愈觉秋寒烈。
诗句欣赏
MORE+
玳瑁斋期常止酒,荷花生日懒呈诗
出处:
浣溪纱 其三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宜爱香名更意可,凤皇小字忏长离
出处:
浣溪纱 其四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双玉管,两红螺
出处:
望远行 伏日喜雨,适当欧公生日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四五月间多雨,二三伏里尤凉
出处:
临江仙 自题词卷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瘦躯如鹤,无意近文鸯
出处:
临江仙 自题词卷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绮语任妨两庑,禅心何碍西厢
出处:
临江仙 自题词卷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从他韩子,一例笑荒唐
出处:
临江仙 自题词卷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罗衣出浴,傍蕉天苔地
出处:
洞仙歌 咏栀子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喜枝枝、缀雪院院闻香,刚五月,新绿池亭晚霁
出处:
洞仙歌 咏栀子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娟娟新月上,淡画眉痕,争道素娥比花媚
出处:
洞仙歌 咏栀子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偷置枕函边,翠被浓薰,休更数珠兰茉莉
出处:
洞仙歌 咏栀子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算之子、同心最关人,称缟袂三娘,晚妆簪髻
出处:
洞仙歌 咏栀子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水绿平池,又柳疏蝉断,花亸莺娇
出处:
骤雨打新荷 伏日连雨,清冷如深秋,漫成一阕,即元遗山《小圣乐》也。壬寅七月三日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四檐鸣玉,急响入芭蕉
出处:
骤雨打新荷 伏日连雨,清冷如深秋,漫成一阕,即元遗山《小圣乐》也。壬寅七月三日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未落银床一叶,甚秋色、西来如潮
出处:
骤雨打新荷 伏日连雨,清冷如深秋,漫成一阕,即元遗山《小圣乐》也。壬寅七月三日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断又续,似银河化泪,湿遍鲛绡
出处:
骤雨打新荷 伏日连雨,清冷如深秋,漫成一阕,即元遗山《小圣乐》也。壬寅七月三日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今年轻容早换,任斑斑点点,暮暮朝朝
出处:
骤雨打新荷 伏日连雨,清冷如深秋,漫成一阕,即元遗山《小圣乐》也。壬寅七月三日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马上楼上,两处唱潇潇
出处:
骤雨打新荷 伏日连雨,清冷如深秋,漫成一阕,即元遗山《小圣乐》也。壬寅七月三日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自别苏州画舫,算祇为、吴娘魂销
出处:
骤雨打新荷 伏日连雨,清冷如深秋,漫成一阕,即元遗山《小圣乐》也。壬寅七月三日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绣被底,今宵骤寒,应是秋宵
出处:
骤雨打新荷 伏日连雨,清冷如深秋,漫成一阕,即元遗山《小圣乐》也。壬寅七月三日
作者:
樊增祥
朝代:
清末民国初
独出黄花,四顾神摧折。
似此人生何逼仄,将心煅作无知铁。
南陌春光争郁勃。
犹记当年,雀跃儿童色。
一瞬回思心暂热,含肩愈觉秋寒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