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杜敏求
杜文澜
杜旃
杜旟
杜昆吾
杜易简
杜显鋆
杜曾
杜本
杜杞
杜杲
杜柬之
杜樗隐
杜正伦
杜氏
杜氏妇
杜汉
杜汝能
杜汪
杜浚
杜浚之
杜淑雅
杜淹
杜渐
杜漪兰
杜漺
杜灏
杜煦
杜牧
杜玉林
精选古诗
暴物
次叶守喜雨
无题
次韵曾宏甫木犀
赠郑侍郎二首其一
赠郑侍郎二首其二
次曾宏甫九日韵
九日赠曾宏甫二绝其一
古诗名句
自了木平三担土,何须寂子四挥藤
新诗似锦谁能濯,高论如天不可升
饭罢关门香一豆,净琉璃钵泛轻冰
淡月晴风奏晓凉,春回草木被馀香
溪桥村落牛羊散,竹坞人家桑柘忙
大树稍疑经枥社,群鸡端恐过尸乡
年来课最何须问,翁媪茅檐话短长
冷泉亭下漱甘凉,十里犹馀齿颊香
查古诗
搜索
书示张生端甫
作者:
梅曾亮
朝代:
清
我年未及十,我祖授书时。
襟裾戒牛马,解授城南诗。
覆醢悲子路,读记泪绠縻。
谓我有文性,祖亦为嘘唏。
先子留上都,我母课中闺。
《文选》苦难字,背诵行迟迟。
十九始出游,杂览如乱丝。
揽取得尺寸,首尾终迷离。
吴门遇王渭,交我顾广圻。
语我六书学,训诂宜兼之。
凡校古人书,不以他书资。
古书各义例,熟玩窥其嚱。
惭非性所好,负此良友规。
颇独好文词,俳偶自娱嬉。
异之管君同,谓此不足为。
此犹冠玉耳,不见骨与皮。
皮骨且不见,安能为妍媸。
是时文派多,独契桐城师。
洪钟未殚叩,閟响忽我遗。
言往理稍出,徐徐会其机。
读书如养生,薰莸不同脾
。
岂食大官羊,腥膢离蟛蜞。
三史范已孱,陈寿无华词。
五代事简略,词义独恢恢。
《老》《庄》《荀》《韩》,《国策》逮《楚词》。
《淮南》《吕春秋》,谲诡而倡披。
六经为稻粱,此亦膏与脂。
不可一日无,使人发华滋。
适口莫如约,拙养聊自怡。
刘君称汉圣,董生书玉杯。
谢力有未能,吾知固有涯。
吾子天骨高,古风还可追。
鹄卵在啄抱,庚桑惭鲁鸡。
傥欲师古人,为子诵所宜。
诗句欣赏
MORE+
况乃颜色琼枝芳,石渠金马从诸郎
出处:
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
作者:
邓忠臣
朝代:
宋
我从潇湘烟水长,江湖饫见山色苍
出处:
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
作者:
邓忠臣
朝代:
宋
扣舷弄月浩歌狂,朅来滥吹崇贤堂
出处:
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
作者:
邓忠臣
朝代:
宋
储胥乍骇绿沉枪,击鼓震砻庸蜀羌
出处:
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
作者:
邓忠臣
朝代:
宋
爰居受飨谋非臧,悔辞卑飞斑竹岗
出处:
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
作者:
邓忠臣
朝代:
宋
终日獭祭书绕床,故山秋菊英可粮
出处:
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
作者:
邓忠臣
朝代:
宋
西风梦挂南斗旁,翠虬绛螭交首骧
出处:
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
作者:
邓忠臣
朝代:
宋
坐看楼阙照天隍,壮心郁律军腾装
出处:
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
作者:
邓忠臣
朝代:
宋
韬弓卧甲气不扬,挥斤欲斲獶人亡
出处:
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
作者:
邓忠臣
朝代:
宋
剑价倚待风胡偿,云间邂逅得智囊
出处:
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
作者:
邓忠臣
朝代:
宋
洞庭钧天奏帝乡,慷慨奋激万夫行
出处:
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
作者:
邓忠臣
朝代:
宋
天路灭没飞骕骦,张侯同声羽应商
出处:
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
作者:
邓忠臣
朝代:
宋
蓬莱方丈屋连房,海口澜翻议百王
出处:
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
作者:
邓忠臣
朝代:
宋
太乙下照青藜光,要我挟椠弄铅黄
出处:
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
作者:
邓忠臣
朝代:
宋
四库颠倒翻芸香,蔡卿有来安西凉
出处:
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
作者:
邓忠臣
朝代:
宋
慨慕玉关归献觞,同官李柳并翱翔
出处:
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
作者:
邓忠臣
朝代:
宋
鸾和节奏声央央,谁其力荐慰所望
出处:
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
作者:
邓忠臣
朝代:
宋
九阍白日无雪霜,垂光虹霓急草章
出处:
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
作者:
邓忠臣
朝代:
宋
沉冥清远雨蜀庄,人间势利本不忙
出处:
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
作者:
邓忠臣
朝代:
宋
麒麟鸑鷟国珍祥,每恨官隔西掖墙
出处:
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
作者:
邓忠臣
朝代:
宋
襟裾戒牛马,解授城南诗。
覆醢悲子路,读记泪绠縻。
谓我有文性,祖亦为嘘唏。
先子留上都,我母课中闺。
《文选》苦难字,背诵行迟迟。
十九始出游,杂览如乱丝。
揽取得尺寸,首尾终迷离。
吴门遇王渭,交我顾广圻。
语我六书学,训诂宜兼之。
凡校古人书,不以他书资。
古书各义例,熟玩窥其嚱。
惭非性所好,负此良友规。
颇独好文词,俳偶自娱嬉。
异之管君同,谓此不足为。
此犹冠玉耳,不见骨与皮。
皮骨且不见,安能为妍媸。
是时文派多,独契桐城师。
洪钟未殚叩,閟响忽我遗。
言往理稍出,徐徐会其机。
读书如养生,薰莸不同脾。
岂食大官羊,腥膢离蟛蜞。
三史范已孱,陈寿无华词。
五代事简略,词义独恢恢。
《老》《庄》《荀》《韩》,《国策》逮《楚词》。
《淮南》《吕春秋》,谲诡而倡披。
六经为稻粱,此亦膏与脂。
不可一日无,使人发华滋。
适口莫如约,拙养聊自怡。
刘君称汉圣,董生书玉杯。
谢力有未能,吾知固有涯。
吾子天骨高,古风还可追。
鹄卵在啄抱,庚桑惭鲁鸡。
傥欲师古人,为子诵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