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廖颙
廖鸣凤
延君寿
廷云
廷俊
廷桂
建业卜者
建文惠宗让皇帝
建文皇帝
建炎民谣
建都思
建阳举子
开元儒士
开元宫人
开先长老
开庆太学生
开成时儒
开成朝士
开禧朝士
开禧牧童
弓嗣初
引履祥
弘历
弘己
弘执恭
弘旿
弘昴
弘昼
弘晋
弘晓
精选古诗
独至遁庵避暑庵在大竹林中二首
水乡泛舟二首
秋兴四首
病少愈偶作二首
九月十一日疾小间夜赋二首
初冬二首
游山三首
天申节致语口号三首
古诗名句
之子暌违久,思萦梦屡通
言交犹古道,论学鄙时风
厉节贫多似,谋生拙或同
何时重对影,把酒话无穷
寂寞萧夫子,平生一散儒
古书堆架满,好木映窗敷
阅世情仍笃,论心味总腴
城西春重日,樽酒傥相呼
查古诗
搜索
写孝经诗
作者:
潘德舆
朝代:
清
忆我为儿时,家塾在堂隅。
日昳读书罢,归时慈母娱。
八岁就外傅,《鲁论》初咿唔。
九岁五经毕,文义颇不疏。
十岁读《礼经》,古句忘崎岖。
十一背慈训,茕茕失母乌。
十二出门游,奔走能跨驴。
是时从大人,来往神愉愉。
大人授《孝经》,命儿自写书。
儿写书不成,满纸如墨猪。
左右反覆视,心气惨不舒
。
低头清泪落,仰头但嗟吁。
大人顾谓儿,儿心一何愚。
写书非大难,儿心姑徐徐。
心定手不误,尔盍仰视予。
侵晨执笔写,写成日裁晡。
儿乃破涕笑,喜笑东西趋。
取书呼儿来,此书义当摅。
读书读其义,此书学根株。
儿默听此教,跪受当前除。
朝夕执书读,爱重同球图。
读罢藏之笥,亵见惧点污。
儿今又写书,写书忽痛呼。
儿有六岁儿,儿已十年孤。
昔时一卷书,岁时常宝储。
今日写此帙,吞声泪沾裾。
昔写今亦写,今日迥自殊。
昔泣今亦泣,两泣不相如。
昔写虽丑恶,嬉戏称凤雏。
今写好似昔,谁与正瑕瑜。
昔泣实恃爱,貌郁神不痡。
今泣复何益,泪眼空为枯。
哀哉一卷书,写罢还踟蹰。
儿亦呼其儿,学不在五车。
但求孝悌性,敬爱理不虚。
亦不在荣达,名誉播九区。
但求守吾身,战战保发肤。
儿有弱小甥,神采清且都。
七岁痛陟岵,似续守门闾。
此书大义在,此诗非烦纡。
儿复呼其儿,试诵与尔姑。
尔姑闻此诗,哀痛犹茹茶。
尔内外兄弟,敬谨相友于。
立身与显亲,毋苦不肖吾。
诗句欣赏
MORE+
独自坐,一老翁
出处:
三字诗六首 其五
作者:
寒山
朝代:
唐
寒山子,长如是
出处:
三字诗六首 其六
作者:
寒山
朝代:
唐
独自居,不生死
出处:
三字诗六首 其六
作者:
寒山
朝代:
唐
梵志死去来,魂识见阎老
出处:
诗 其一
作者:
寒山
朝代:
唐
读尽百王书,未免受捶拷
出处:
诗 其一
作者:
寒山
朝代:
唐
一称南无佛,皆以成佛道
出处:
诗 其一
作者:
寒山
朝代:
唐
井底生红尘,高峰起白浪
出处:
诗 其二
作者:
寒山
朝代:
唐
石女生石儿,龟毛寸寸长
出处:
诗 其二
作者:
寒山
朝代:
唐
若要学菩提,但看此榜样
出处:
诗 其二
作者:
寒山
朝代:
唐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出处:
诗三百三首 其一
作者:
寒山
朝代:
唐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出处:
诗三百三首 其一
作者:
寒山
朝代:
唐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出处:
诗三百三首 其一
作者:
寒山
朝代:
唐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出处:
诗三百三首 其一
作者:
寒山
朝代:
唐
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
出处:
诗三百三首 其二
作者:
寒山
朝代:
唐
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
出处:
诗三百三首 其二
作者:
寒山
朝代:
唐
住兹凡几年,屡见春冬易
出处:
诗三百三首 其二
作者:
寒山
朝代:
唐
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
出处:
诗三百三首 其二
作者:
寒山
朝代:
唐
一为书剑客,二遇圣明君
出处:
诗三百三首 其七
作者:
寒山
朝代:
唐
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
出处:
诗三百三首 其七
作者:
寒山
朝代:
唐
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
出处:
诗三百三首 其七
作者:
寒山
朝代:
唐
日昳读书罢,归时慈母娱。
八岁就外傅,《鲁论》初咿唔。
九岁五经毕,文义颇不疏。
十岁读《礼经》,古句忘崎岖。
十一背慈训,茕茕失母乌。
十二出门游,奔走能跨驴。
是时从大人,来往神愉愉。
大人授《孝经》,命儿自写书。
儿写书不成,满纸如墨猪。
左右反覆视,心气惨不舒。
低头清泪落,仰头但嗟吁。
大人顾谓儿,儿心一何愚。
写书非大难,儿心姑徐徐。
心定手不误,尔盍仰视予。
侵晨执笔写,写成日裁晡。
儿乃破涕笑,喜笑东西趋。
取书呼儿来,此书义当摅。
读书读其义,此书学根株。
儿默听此教,跪受当前除。
朝夕执书读,爱重同球图。
读罢藏之笥,亵见惧点污。
儿今又写书,写书忽痛呼。
儿有六岁儿,儿已十年孤。
昔时一卷书,岁时常宝储。
今日写此帙,吞声泪沾裾。
昔写今亦写,今日迥自殊。
昔泣今亦泣,两泣不相如。
昔写虽丑恶,嬉戏称凤雏。
今写好似昔,谁与正瑕瑜。
昔泣实恃爱,貌郁神不痡。
今泣复何益,泪眼空为枯。
哀哉一卷书,写罢还踟蹰。
儿亦呼其儿,学不在五车。
但求孝悌性,敬爱理不虚。
亦不在荣达,名誉播九区。
但求守吾身,战战保发肤。
儿有弱小甥,神采清且都。
七岁痛陟岵,似续守门闾。
此书大义在,此诗非烦纡。
儿复呼其儿,试诵与尔姑。
尔姑闻此诗,哀痛犹茹茶。
尔内外兄弟,敬谨相友于。
立身与显亲,毋苦不肖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