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倪适
倪道原
倪鸿
倪龙辅
倭仁
倭倭才
偶桓
傅为詝
傅为霖
傅义
傅九万
傅于亮
傅于天
傅亮
傅以渐
傅伯寿
傅伯成
傅伯达
傅作楫
傅光宅
傅卓然
傅咸
傅圭
傅均
傅垣
傅培
傅增淯
傅壅
傅大询
傅子云
精选古诗
题槎河山庄亭壁
山海关其一
山海关其二
立夏日雨中集城西书院
寄殷宗山
秋望
报国寺
河上
古诗名句
江泉通暗沼,径草蔓连苔
不尽留僧意,溪桥去棹催
园居虽阒寂,得共醉屠苏
况有如椽笔,能传草阁图
人迷芳杜曲,行踏绿平芜
恼杀江村雨,翻令游兴孤
田家供具少,海味一尊倾
不共通宵饮,空传颂酒名
查古诗
搜索
巡道周公有社仓之议言事者虑格于旧例公概然力任其成立赋抚恤歌六章发明天道人心之应淋漓悽恻情见乎词用述其意更为推衍言之续成长歌一篇
作者:
蔡廷兰
朝代:
清
大灵无涕登苍穹,叫阍不答天梦梦。
开辟以来千万劫,水火疾疫与兵戎。
谁言盛世无灾祲,尧水汤旱周大风。
黔黎浑噩不知识,空自披发号鸿濛。
宣经念佛浑多事,惟有行善可回造化工。
福善祸淫应如响,普天之下其理同。
薄海苍生吾赤子,繄岂澎湖一隅中。
澎湖一岛临汪洋,西扼金厦东台阳。
干戈盗贼总无患,往往凶歉遭奇荒。
未若去岁更周章,黄发遗民见未尝。
四月下种六月旱,旱气蒸郁为螟蝗。
七八九月咸雨洒,腥风瘴雾交迷茫。
早季晚季颗粒尽,饥死者死亡者亡。
别驾蒋公痛悲悯,心如乱发纷?鬤。
驰书乞援赴郡城,郡城大吏动怦怦
。
檄委贤能急省难,沈施赞府来经营。
稽查按验分劳役,剋日编成户口册。
徐公继至亦叹嗟,率先安抚筹良策。
诸君实力齐勤民,岂等秦越视肥瘠。
观察周公玉堂英,扬帆远使观沧瀛。
慈帆稳渡叱蛟鳄,抵岸旋闻呼癸庚。
视民疾苦恤民隐,长歌一阕详民情。
酸辛一字一涕泪,抚楮长为太息声。
胜披郑侠流民状,不愧次山舂陵行。
公有福力能起死,变醨养瘠缘真诚。
代公甫到毒龙窜,房豹初临泉味清。
一朝麾节移澎疆,免尔沟壑公能当。
贫民三万七千口,量赈万帑充饥肠。
极贫两月得全活,次贫周月慰所望。
斟酌多寡不一例,其实次贫亦惨伤。
挪借称贷计已尽,纵有田地难换粮。
凫茈芦菔遗此地,本酩竹花寻何方。
岂无山蔬与海菜,啖之令人病而僵。
胡不暂支厅库先施借,约以秋秒来抵偿。
权宜破格恩乃济,斯真救时药之良。
知公用心亦大苦,再议善后设社仓。
陆续拨运不费力,襄诸大府修封章。
台邑仓庾素充积,以盈济虚两无妨。
上达天聪应嘉取,议本通行制已古。
虑或因陈致红腐,年年粜之年年补。
有时巨浪阻风樯,台价不须愁奸商。
一遇青黄呼吸至,官亦云便民亦康。
想到此际休徬徨。
吁嗟乎,读圣贤书学何事,急切难救梓与桑。
遍诉当途听斯语,立法为民计久长。
诗句欣赏
MORE+
吾生亦幸矣,垂老海天游
出处:
杂感和集归来辞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久客人情厌,归踪那可留
出处:
杂感和集归来辞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山灵如惠我,川后幸安流
出处:
杂感和集归来辞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剑有冲星佩,槎疑贯月游
出处:
杂感和集归来辞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囊中无薏苡,忌者亦何求
出处:
杂感和集归来辞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三山虽已到,犹未遇安期
出处:
杂感和集归来辞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青鸟昨有信,停桡一问之
出处:
杂感和集归来辞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饮罢生黎酒,赓钱海外诗
出处:
杂感和集归来辞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行携水云去,持以赠相知
出处:
杂感和集归来辞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归马不用策,畏途难载奔
出处:
杂感和集归来辞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问程才海口,乡梦已江门
出处:
杂感和集归来辞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下榻陈诗卷,行游络酒樽
出处:
杂感和集归来辞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故人天外窅,时遣尺书存
出处:
杂感和集归来辞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未必归全得,谁云昨尽非
出处:
杂感和集归来辞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草应萦墨绶,荷欲制山衣
出处:
杂感和集归来辞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久阅宦情淡,忘言交谊微
出处:
杂感和集归来辞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一槎醉梦过,数摺健帆飞
出处:
杂感和集归来辞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逝水东流怒不回,群峰中擘海门开
出处:
厓山吊古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两厓波浪成今古,异代衣冠入草莱
出处:
厓山吊古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远近林峦开罨画,高低云杪缀楼台
出处:
厓山吊古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开辟以来千万劫,水火疾疫与兵戎。
谁言盛世无灾祲,尧水汤旱周大风。
黔黎浑噩不知识,空自披发号鸿濛。
宣经念佛浑多事,惟有行善可回造化工。
福善祸淫应如响,普天之下其理同。
薄海苍生吾赤子,繄岂澎湖一隅中。
澎湖一岛临汪洋,西扼金厦东台阳。
干戈盗贼总无患,往往凶歉遭奇荒。
未若去岁更周章,黄发遗民见未尝。
四月下种六月旱,旱气蒸郁为螟蝗。
七八九月咸雨洒,腥风瘴雾交迷茫。
早季晚季颗粒尽,饥死者死亡者亡。
别驾蒋公痛悲悯,心如乱发纷?鬤。
驰书乞援赴郡城,郡城大吏动怦怦。
檄委贤能急省难,沈施赞府来经营。
稽查按验分劳役,剋日编成户口册。
徐公继至亦叹嗟,率先安抚筹良策。
诸君实力齐勤民,岂等秦越视肥瘠。
观察周公玉堂英,扬帆远使观沧瀛。
慈帆稳渡叱蛟鳄,抵岸旋闻呼癸庚。
视民疾苦恤民隐,长歌一阕详民情。
酸辛一字一涕泪,抚楮长为太息声。
胜披郑侠流民状,不愧次山舂陵行。
公有福力能起死,变醨养瘠缘真诚。
代公甫到毒龙窜,房豹初临泉味清。
一朝麾节移澎疆,免尔沟壑公能当。
贫民三万七千口,量赈万帑充饥肠。
极贫两月得全活,次贫周月慰所望。
斟酌多寡不一例,其实次贫亦惨伤。
挪借称贷计已尽,纵有田地难换粮。
凫茈芦菔遗此地,本酩竹花寻何方。
岂无山蔬与海菜,啖之令人病而僵。
胡不暂支厅库先施借,约以秋秒来抵偿。
权宜破格恩乃济,斯真救时药之良。
知公用心亦大苦,再议善后设社仓。
陆续拨运不费力,襄诸大府修封章。
台邑仓庾素充积,以盈济虚两无妨。
上达天聪应嘉取,议本通行制已古。
虑或因陈致红腐,年年粜之年年补。
有时巨浪阻风樯,台价不须愁奸商。
一遇青黄呼吸至,官亦云便民亦康。
想到此际休徬徨。
吁嗟乎,读圣贤书学何事,急切难救梓与桑。
遍诉当途听斯语,立法为民计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