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刘去
刘去非
刘参
刘叉
刘友
刘友光
刘友贤
刘发
刘叔子
刘叔让
刘叔远
刘叔骥
刘可毅
刘台
刘台斗
刘吉
刘吉甫
刘名世
刘向
刘启之
刘启秀
刘和叔
刘咸荥
刘商
刘喜海
刘嗣庆
刘嗣焕
刘嗣绾
刘嗣隆
刘嘉䋭
精选古诗
沁园春题美人画芙蓉
沁园春读子厚新词却寄三首
沁园春读子厚新词却寄三首
沁园春读子厚新词却寄三首
沁园春送蓝公漪还闽
沁园春日照李伯开作生圹成自题云“竹帛谁千古,烟霞我一丘”,余喜其能达生也,词以赠之
沁园春再赠李君聊广其意
八归题其年填词图
古诗名句
独有晋周处,千古擅奇特
长剑倚天外,永夜蛟龙吟
霜刃小玷缺,弃置荒江浔
朽钝等铅刀,剥蚀岁月深
一朝蒙淬砺,寒风起阴森
敢复试盘错,幸免沙泥侵
丹山有威凤,文彩何翩翩
濡咮天池波,振衣昆崙巅
查古诗
搜索
长至后一日奉东邑节孝姓氏总牌入祠,赋诗落成
作者:
许传霈
朝代:
清
两仪分乾坤,阴阳至理存。
生而为夫妇,肇始重人伦。
常变不逾节,死生安足论。
所以性天在,海陬协平均。
为妇全其节,为女孝于亲。
捐躯临患难,就义得归真。
我长苕霅间,趋庭时有闻。
阐幽扬毅魄,发显表贞魂。
烽火十数载,姓氏忽焉泯。
太岁在癸酉,招我有白云。
片片起古洞,道义为之根。
善哉顺地道,雅与德为邻。
惜历红羊劫,名半萎灰尘。
父母斯土者,臭味幸同群。
遗轶承残简,耆老徵献文。
隋宋迄今日,千百会纷纭。
曰贞烈节孝,大书列四门
。
仅以贤寿著,未敢与明禋。
我作姓氏考,体例藉披陈。
次年一阳至,享祀升苾芬。
刲羊中堂屋,神兮降悽焄。
父老乐皞皞,妇孺话欣欣。
仪成礼未毕,有客情致殷。
叹自兵乱后,大义多沈湮。
夫妇之道苦,阴霾阳不振。
或以中道绝,或以末路分。
志气浸浇薄,非皆由贱贫。
廉耻丧习惯,非皆忘旧恩。
怛然闻斯语,使我额蹙频。
秉彝好懿德,善良今其熏。
敬为叙此意,敢告未亡人。
诗句欣赏
MORE+
浮生正如斯,胡为苦行役
出处:
游宝石山
作者:
奚冈
朝代:
清
不若来山中,优游惬所适
出处:
游宝石山
作者:
奚冈
朝代:
清
醉卧苍松根,不知烟磬夕
出处:
游宝石山
作者:
奚冈
朝代:
清
载酒红桥赋柳枝,廿年回首不堪思
出处:
陈春渠先生过冬花庵话旧
作者:
奚冈
朝代:
清
图书已散江淹宅,荷芰应荒山简池
出处:
陈春渠先生过冬花庵话旧
作者:
奚冈
朝代:
清
往事孤云无定迹,旧交寒竹有真姿
出处:
陈春渠先生过冬花庵话旧
作者:
奚冈
朝代:
清
知君老去情多感,不敢临风诵此诗
出处:
陈春渠先生过冬花庵话旧
作者:
奚冈
朝代:
清
老衲石林迹,诗禅直到今
出处:
同余慈柏徐秋雪汤点山游韬光
作者:
奚冈
朝代:
清
乱泉双涧落,修竹四山阴
出处:
同余慈柏徐秋雪汤点山游韬光
作者:
奚冈
朝代:
清
出世消尘劫,频过长道心
出处:
同余慈柏徐秋雪汤点山游韬光
作者:
奚冈
朝代:
清
同侪多胜概,吾独怅幽襟
出处:
同余慈柏徐秋雪汤点山游韬光
作者:
奚冈
朝代:
清
晚来湖上景,浑似雨中看
出处:
湖上晚归
作者:
奚冈
朝代:
清
云气沈山黑,烟痕带水宽
出处:
湖上晚归
作者:
奚冈
朝代:
清
磬清知寺近,镫远到城难
出处:
湖上晚归
作者:
奚冈
朝代:
清
荡漾凭舟子,孤吟吾自安
出处:
湖上晚归
作者:
奚冈
朝代:
清
夙昔抱微尚,溪山嗜幽讨
出处:
同沈㯉翁姚薏田沈积山诸先生含叔七兄登南屏诣壑庵观磨崖隶书家人卦傍晚泛湖而归
作者:
朱方蔼
朝代:
清
况兹风日佳,招携得朋好
出处:
同沈㯉翁姚薏田沈积山诸先生含叔七兄登南屏诣壑庵观磨崖隶书家人卦傍晚泛湖而归
作者:
朱方蔼
朝代:
清
芒鞋蹋白云,人影乱芳草
出处:
同沈㯉翁姚薏田沈积山诸先生含叔七兄登南屏诣壑庵观磨崖隶书家人卦傍晚泛湖而归
作者:
朱方蔼
朝代:
清
夹道繁荆榛,到门荫松筱
出处:
同沈㯉翁姚薏田沈积山诸先生含叔七兄登南屏诣壑庵观磨崖隶书家人卦傍晚泛湖而归
作者:
朱方蔼
朝代:
清
略彴自逶迤,清泉一泓绕
出处:
同沈㯉翁姚薏田沈积山诸先生含叔七兄登南屏诣壑庵观磨崖隶书家人卦傍晚泛湖而归
作者:
朱方蔼
朝代:
清
生而为夫妇,肇始重人伦。
常变不逾节,死生安足论。
所以性天在,海陬协平均。
为妇全其节,为女孝于亲。
捐躯临患难,就义得归真。
我长苕霅间,趋庭时有闻。
阐幽扬毅魄,发显表贞魂。
烽火十数载,姓氏忽焉泯。
太岁在癸酉,招我有白云。
片片起古洞,道义为之根。
善哉顺地道,雅与德为邻。
惜历红羊劫,名半萎灰尘。
父母斯土者,臭味幸同群。
遗轶承残简,耆老徵献文。
隋宋迄今日,千百会纷纭。
曰贞烈节孝,大书列四门。
仅以贤寿著,未敢与明禋。
我作姓氏考,体例藉披陈。
次年一阳至,享祀升苾芬。
刲羊中堂屋,神兮降悽焄。
父老乐皞皞,妇孺话欣欣。
仪成礼未毕,有客情致殷。
叹自兵乱后,大义多沈湮。
夫妇之道苦,阴霾阳不振。
或以中道绝,或以末路分。
志气浸浇薄,非皆由贱贫。
廉耻丧习惯,非皆忘旧恩。
怛然闻斯语,使我额蹙频。
秉彝好懿德,善良今其熏。
敬为叙此意,敢告未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