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图敏
图鞈布
圆复
圆映
圆显
圆照
圆能
圆至
土居香国
圣教
圭悴中
城山
基生兰
堵允锡
堵孙正
堵廷棻
堵简
堵霞
塞尔赫
壑大
士人妻
士人某
壶韬
处洪
处默
复显
复礼
夏世名
夏世雄
夏之中
精选古诗
澎湖留别其三
澎湖留别其四
壬辰1832春捧檄来澎随同芸皋观察查办抚恤蒙赐书画联扇赋诗申谢其一
壬辰1832春捧檄来澎随同芸皋观察查办抚恤蒙赐书画联扇赋诗申谢其二
随办赈务毕作长歌四十韵为蒋怿庵刺史志别
留别澎属衿耆
澎湖岛即景
澎湖秩满别澎营诸公
古诗名句
蝶酣人困,慵自整薰篝
宿醉未消香梦醒,倚栏闲看梳头
菱花影里,斟酌远山愁
分明又是秋江路,短棹烟蓑
依稀柳港维舟处,生怕风波
再休提、家园寥落,炎凉如此
五载南冠魂欲断,醉酒耽诗而已
赢得邹阳豪气在,写丹青、聊作生涯计
查古诗
搜索
秋娘曲京师菊部杜云红善秦声奏技中和园为怨众所排转徙塞外予独因之有漂泊之感为作此曲
作者:
黄节
朝代:
清末近现代初
九城歌管呕哑喧,一月不踏中和园
。
秋娘妙曲众弗贵,世间美恶宁足论。
春宵深雪对桦烛,沉吟为作秋娘曲。
信是无聊亦有涯,漫引秋思入弦轴。
浣花有女出津沽,垂髫出上红氍毹。
向人妮妮儿女语,清于调舌黄莺雏。
四岁能歌弱能舞,穆曹为师幼孤苦。
学成肯向泣春风,自有惊人人未许。
转徙张垣复上京,渐令燕赵闻其名。
时流为纂云红集,翻作梨园断肠声。
秦声直继陇西沉,已使龟年泪沾颔。
掩抑初如猿狖鸣,倏若微风动葭菼。
本来秦声恶激刺,转折抑扬易伤气。
敛气四弦断复连,浮云柳絮随天地。
当其抗歌方上场,喧啾百鸟孤凤凰。
座中有客辄三叹,念奴能勿愁诸郎。
绝技谁知天果吝,朝月欢娱暗生叹。
回头不采山上蘼,遂至人间有恩怨。
蛾眉谣诼渐纷纭,昔日丝桐今日焚。
四筵顾曲谁相藉,夜半巾车去五云。
是时寒柝摧残腊,旧苑沉沉马馺馺。
一客听歌犯雪行,蜡尽弦僵重呜唈。
我来宣南垂五年,看花日日相流连。
自从南归送诸大,独行不到寒葭前。
剩与歌扬日再过,坐使景光疾如驮。
今朝忽动羁旅心,谓善歌者无知音。
秋娘如此亦飘泊,城南春树将成阴。
诗句欣赏
MORE+
仓箱有粟鸟争啄,篱落无人门自开
出处:
防匪 其六
作者:
许南英
朝代:
清末民国初
避地偶随亲友去,隔溪潜约女儿回
出处:
防匪 其六
作者:
许南英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斯民忧乐诚吾事,满目凄凉亦可哀
出处:
防匪 其六
作者:
许南英
朝代:
清末民国初
两洋无水济枯鱼,妄诞纷传鬼一车
出处:
和哭盦道人易实甫观察台舟感怀原韵 其一
作者:
许南英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愿渡长江追士雅,那堪秋雨病相如
出处:
和哭盦道人易实甫观察台舟感怀原韵 其一
作者:
许南英
朝代:
清末民国初
谁偕秦伯无衣赋,犹作颜公乞米书
出处:
和哭盦道人易实甫观察台舟感怀原韵 其一
作者:
许南英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傀儡登场己作戏,暗中任彼线提予
出处:
和哭盦道人易实甫观察台舟感怀原韵 其一
作者:
许南英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悲笳隐隐月当窗,黄鸟哀鸣去此邦
出处:
和哭盦道人易实甫观察台舟感怀原韵 其二
作者:
许南英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漫道分龙渡东海,竟无苏鲋决西江
出处:
和哭盦道人易实甫观察台舟感怀原韵 其二
作者:
许南英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干戈满地孤城险,波浪兼天巨舰撞
出处:
和哭盦道人易实甫观察台舟感怀原韵 其二
作者:
许南英
朝代:
清末民国初
羡杀馀姚吴季子,星旗队里换云幢
出处:
和哭盦道人易实甫观察台舟感怀原韵 其二
作者:
许南英
朝代:
清末民国初
东征果尔缺戕锜,将士南来力不支
出处:
和哭盦道人易实甫观察台舟感怀原韵 其三
作者:
许南英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新郑掔羊降楚子,临洮牧马许胡儿
出处:
和哭盦道人易实甫观察台舟感怀原韵 其三
作者:
许南英
朝代:
清末民国初
丈夫意气千金重,壮士恩仇一剑知
出处:
和哭盦道人易实甫观察台舟感怀原韵 其三
作者:
许南英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心铁磨馀磨鼻盾,指挥子弟守城陴
出处:
和哭盦道人易实甫观察台舟感怀原韵 其三
作者:
许南英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投鞭快语听苻坚,将帅韬钤祗望天
出处:
和哭盦道人易实甫观察台舟感怀原韵 其四
作者:
许南英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教战卫公空好鹤,思乡蜀帝共啼鹃
出处:
和哭盦道人易实甫观察台舟感怀原韵 其四
作者:
许南英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成蛇始信难添足,群蚁如何不慕膻
出处:
和哭盦道人易实甫观察台舟感怀原韵 其四
作者:
许南英
朝代:
清末民国初
半壁东南留半壁,馀生效死亦时贤
出处:
和哭盦道人易实甫观察台舟感怀原韵 其四
作者:
许南英
朝代:
清末民国初
深林日出晓烟消,过一重溪是菜寮
出处:
番社防匪偶成 其一
作者:
许南英
朝代:
清末民国初
秋娘妙曲众弗贵,世间美恶宁足论。
春宵深雪对桦烛,沉吟为作秋娘曲。
信是无聊亦有涯,漫引秋思入弦轴。
浣花有女出津沽,垂髫出上红氍毹。
向人妮妮儿女语,清于调舌黄莺雏。
四岁能歌弱能舞,穆曹为师幼孤苦。
学成肯向泣春风,自有惊人人未许。
转徙张垣复上京,渐令燕赵闻其名。
时流为纂云红集,翻作梨园断肠声。
秦声直继陇西沉,已使龟年泪沾颔。
掩抑初如猿狖鸣,倏若微风动葭菼。
本来秦声恶激刺,转折抑扬易伤气。
敛气四弦断复连,浮云柳絮随天地。
当其抗歌方上场,喧啾百鸟孤凤凰。
座中有客辄三叹,念奴能勿愁诸郎。
绝技谁知天果吝,朝月欢娱暗生叹。
回头不采山上蘼,遂至人间有恩怨。
蛾眉谣诼渐纷纭,昔日丝桐今日焚。
四筵顾曲谁相藉,夜半巾车去五云。
是时寒柝摧残腊,旧苑沉沉马馺馺。
一客听歌犯雪行,蜡尽弦僵重呜唈。
我来宣南垂五年,看花日日相流连。
自从南归送诸大,独行不到寒葭前。
剩与歌扬日再过,坐使景光疾如驮。
今朝忽动羁旅心,谓善歌者无知音。
秋娘如此亦飘泊,城南春树将成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