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何士循
何士昭
何士鋐
何士颙
何处厚
何处士
何大勋
何大勷
何大圭
何大成
何大绩
何天定
何天宠
何失
何如璋
何如谨
何妥
何子举
何子朗
何孙谋
何孟伦
何孟春
何守谦
何宋英
何宏
何宏中
何宗斗
何宗穆
何宗范
何宪
精选古诗
和庞相公寄题白郎中凤栖岩山居
次韵酬张直温
陪府公泛汝水作七言奉呈府公给事
闻韩范移军泾原兼督关中四路
送隐直辟青州幕府
驾幸飞山教场阅武侍宴
凤览德辉
校猎同支使作
古诗名句
欲傍层楼事宏景,西山猿鹤莫相猜
丛坟垒垒碧山腰,吟社风流迹已消
日暮谁家作寒食,纸钱灰起隔林飘
点易台荒古砚凹,海天石屋掩蓬茅
游人到此无聊甚,石上纵横画卦爻
桂花大栗松花菌,湖水鲜菱泉水醪
更有青青蚕豆子,山家风味胜羊羔
秀嶂街横树色参,钟声塔影落层岚
查古诗
搜索
慈竹
作者:
乐史
朝代:
宋
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
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
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
去年笋已长,今年笋又生。
高低相倚赖,浑如长幼情。
孝子侍父立,顺孙随祖行。
慈爱必孝顺,根枝信天成。
吾闻唐之人,孝行常忻忻。
郓州张公艺,九世同一门。
大帝闻其名,衡茅降至尊
。
冯宿丱岁时,随父庐祖坟。
父子相随孝,灵芝特地春。
北海吕元简,四世为家主。
以至牛马羊,异母皆相乳。
虞乡董恭直,鞠养诸孤遗。
鸲鹆与鸦鹊,同巢而共枝。
孝行动天地,鸟兽皆随时。
又闻猓然兽,死不相弃离。
??与鲛鱼,子母长相随。
兽面而人心,此兽信有之。
兽心而人面,其人诚可悲。
李钧为侍御,弃母在温州。
母因殍饿死,甘旨何悠悠。
光禄李玕者,亦是斯人流。
有母不侍养,异居经千秋。
唐家法网宽,贷死流遐陬。
崔湜为侍郎,天子赐瓜香。
携归与爱妾,老母不得尝。
一旦恶贯盈,杀之于路傍。
越公钟绍京,至孝何殊常。
少时得果瓜,先解进高堂。
长大遇玄宗,荣华不可当。
孝者名常新,逆者污人伦。
人既不如竹,乃是一埃尘。
夫为人子者,莫若事尊亲。
夫为人父者,莫若教儿孙。
积善与行孝,可以立其身。
我愿移此竹,栽于率土滨。
使彼行人见,皆为慈孝人。
樵童见此竹,且莫伐为薪。
诗句欣赏
MORE+
细雨微沾处,危桥稳步时
出处:
黄柏道中
作者:
吴与弼
朝代:
明
平安人自庆,回首咏涟漪
出处:
黄柏道中
作者:
吴与弼
朝代:
明
曲涧泉孤溜,高山云四垂
出处:
五城道中
作者:
吴与弼
朝代:
明
逢人承问讯,长者是为谁
出处:
五城道中
作者:
吴与弼
朝代:
明
晴色催诗兴,归期慰客怀
出处:
磨石道中
作者:
吴与弼
朝代:
明
朱乡看渐近,襟抱共谁开
出处:
磨石道中
作者:
吴与弼
朝代:
明
细雨朔风寒,挥毫墨未乾
出处:
宿璜川
作者:
吴与弼
朝代:
明
中宵频出户,微月露云端
出处:
宿璜川
作者:
吴与弼
朝代:
明
莫道归心切,其如度岭难
出处:
塔坑
作者:
吴与弼
朝代:
明
莱衣劳梦想,行李此看山
出处:
塔坑
作者:
吴与弼
朝代:
明
偶从樟木询归路,亭长谅谆为指南
出处:
樟木铺
作者:
吴与弼
朝代:
明
他日有时怀胜览,笋舆曾此驻晴岚
出处:
樟木铺
作者:
吴与弼
朝代:
明
漠漠秋云合,濛濛晓雨来
出处:
喜晴
作者:
吴与弼
朝代:
明
正愁山脚滑,俄喜日华开
出处:
喜晴
作者:
吴与弼
朝代:
明
旋浸霜毫写晓湖,金尊美酒夜相娱
出处:
宿晓湖
作者:
吴与弼
朝代:
明
绵绵细接邻封话,明日青山指故都
出处:
宿晓湖
作者:
吴与弼
朝代:
明
扰扰征途客,无非利是心
出处:
古坑
作者:
吴与弼
朝代:
明
嗟予何事者,端为好贤深
出处:
古坑
作者:
吴与弼
朝代:
明
出原喜近故园疆,度石来投逆旅装
出处:
宿白石
作者:
吴与弼
朝代:
明
夫妇俱能崇礼义,弟兄总解重文章
出处:
宿白石
作者:
吴与弼
朝代:
明
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
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
去年笋已长,今年笋又生。
高低相倚赖,浑如长幼情。
孝子侍父立,顺孙随祖行。
慈爱必孝顺,根枝信天成。
吾闻唐之人,孝行常忻忻。
郓州张公艺,九世同一门。
大帝闻其名,衡茅降至尊。
冯宿丱岁时,随父庐祖坟。
父子相随孝,灵芝特地春。
北海吕元简,四世为家主。
以至牛马羊,异母皆相乳。
虞乡董恭直,鞠养诸孤遗。
鸲鹆与鸦鹊,同巢而共枝。
孝行动天地,鸟兽皆随时。
又闻猓然兽,死不相弃离。
??与鲛鱼,子母长相随。
兽面而人心,此兽信有之。
兽心而人面,其人诚可悲。
李钧为侍御,弃母在温州。
母因殍饿死,甘旨何悠悠。
光禄李玕者,亦是斯人流。
有母不侍养,异居经千秋。
唐家法网宽,贷死流遐陬。
崔湜为侍郎,天子赐瓜香。
携归与爱妾,老母不得尝。
一旦恶贯盈,杀之于路傍。
越公钟绍京,至孝何殊常。
少时得果瓜,先解进高堂。
长大遇玄宗,荣华不可当。
孝者名常新,逆者污人伦。
人既不如竹,乃是一埃尘。
夫为人子者,莫若事尊亲。
夫为人父者,莫若教儿孙。
积善与行孝,可以立其身。
我愿移此竹,栽于率土滨。
使彼行人见,皆为慈孝人。
樵童见此竹,且莫伐为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