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刘敬
刘敬之
刘文中
刘文光
刘文嘉
刘文如
刘文晦
刘文炜
刘文炤
刘文炳
刘文蔚
刘文麟
刘斌
刘斯奋
刘斯川
刘斯翰
刘方
刘方平
刘无极
刘无降
刘旦
刘时可
刘时英
刘昂
刘昂霄
刘昉
刘昌
刘昌言
刘明世
刘明灯
精选古诗
平声四韵其二十
平声四韵其二十一
平声四韵其二十二
平声四韵其二十三
平声四韵其二十四
平声四韵其二十五
平声四韵其二十六
平声四韵其二十七
古诗名句
凭问天边五色羽,何事飞来复飞去
昔人但苦樊笼悲,岂知此日笼无处
草黄木脱何所适,使我感叹生百疾
天骥屡为驽骀笑,良玉空遭珷玞黜
少年壮志思绝尘,只今作计常后人
明堂巨栋吾何有,护竹养花甘隐沦
群航弭安流,未脱孤帆厄
独板乱横溃,始负众舟责
查古诗
搜索
慈竹
作者:
乐史
朝代:
宋
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
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
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
去年笋已长,今年笋又生。
高低相倚赖,浑如长幼情。
孝子侍父立,顺孙随祖行。
慈爱必孝顺,根枝信天成。
吾闻唐之人,孝行常忻忻。
郓州张公艺,九世同一门。
大帝闻其名,衡茅降至尊。
冯宿丱岁时,随父庐祖坟。
父子相随孝,灵芝特地春。
北海吕元简,四世为家主。
以至牛马羊,异母皆相乳。
虞乡董恭直,鞠养诸孤遗。
鸲鹆与鸦鹊,同巢而共枝。
孝行动天地,鸟兽皆随时。
又闻猓然兽,死不相弃离。
??与鲛鱼,子母长相随。
兽面而人心,此兽信有之。
兽心而人面,其人诚可悲。
李钧为侍御,弃母在温州。
母因殍饿死,甘旨何悠悠。
光禄李玕者,亦是斯人流。
有母不侍养,异居经千秋
。
唐家法网宽,贷死流遐陬。
崔湜为侍郎,天子赐瓜香。
携归与爱妾,老母不得尝。
一旦恶贯盈,杀之于路傍。
越公钟绍京,至孝何殊常。
少时得果瓜,先解进高堂。
长大遇玄宗,荣华不可当。
孝者名常新,逆者污人伦。
人既不如竹,乃是一埃尘。
夫为人子者,莫若事尊亲。
夫为人父者,莫若教儿孙。
积善与行孝,可以立其身。
我愿移此竹,栽于率土滨。
使彼行人见,皆为慈孝人。
樵童见此竹,且莫伐为薪。
诗句欣赏
MORE+
彼此轻重宁其侔,借我肯作一月留
出处:
石湖两帖还李推官
作者:
陈造
朝代:
宋
我痴不减顾虎头,还君孰视仍牢收
出处:
石湖两帖还李推官
作者:
陈造
朝代:
宋
爱护幸免恶客偷,亦幸不污寒具油
出处:
石湖两帖还李推官
作者:
陈造
朝代:
宋
朴樕已非材,肮脏遽成翁
出处:
示师文
作者:
陈造
朝代:
宋
生无适时具,何向不涂穷
出处:
示师文
作者:
陈造
朝代:
宋
赖结文字缘,人士饱过从
出处:
示师文
作者:
陈造
朝代:
宋
三年尉山邑,趣操有同风
出处:
示师文
作者:
陈造
朝代:
宋
博古得二臧,秀发仍两钟
出处:
示师文
作者:
陈造
朝代:
宋
蒋侯厚本学,落笔语更工
出处:
示师文
作者:
陈造
朝代:
宋
我卜当涂居,薪米耐阙供
出处:
示师文
作者:
陈造
朝代:
宋
从渠得琢磨,遗汝不己丰
出处:
示师文
作者:
陈造
朝代:
宋
士生在知道,寡陋难言功
出处:
示师文
作者:
陈造
朝代:
宋
会理贵博观,受物由虚中
出处:
示师文
作者:
陈造
朝代:
宋
潢污不扬漪,大江日倾东
出处:
示师文
作者:
陈造
朝代:
宋
迟汝草灵光,一觞寿乃公
出处:
示师文
作者:
陈造
朝代:
宋
酷暑如酷吏,顷刻不可对
出处:
立秋日
作者:
陈造
朝代:
宋
万口噤不息,束湿底多罪
出处:
立秋日
作者:
陈造
朝代:
宋
况我七十翁,形劣气已惫
出处:
立秋日
作者:
陈造
朝代:
宋
懑若堕丹书,孰者我牍背
出处:
立秋日
作者:
陈造
朝代:
宋
微风忽鸣秋,遽喜又无害
出处:
立秋日
作者:
陈造
朝代:
宋
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
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
去年笋已长,今年笋又生。
高低相倚赖,浑如长幼情。
孝子侍父立,顺孙随祖行。
慈爱必孝顺,根枝信天成。
吾闻唐之人,孝行常忻忻。
郓州张公艺,九世同一门。
大帝闻其名,衡茅降至尊。
冯宿丱岁时,随父庐祖坟。
父子相随孝,灵芝特地春。
北海吕元简,四世为家主。
以至牛马羊,异母皆相乳。
虞乡董恭直,鞠养诸孤遗。
鸲鹆与鸦鹊,同巢而共枝。
孝行动天地,鸟兽皆随时。
又闻猓然兽,死不相弃离。
??与鲛鱼,子母长相随。
兽面而人心,此兽信有之。
兽心而人面,其人诚可悲。
李钧为侍御,弃母在温州。
母因殍饿死,甘旨何悠悠。
光禄李玕者,亦是斯人流。
有母不侍养,异居经千秋。
唐家法网宽,贷死流遐陬。
崔湜为侍郎,天子赐瓜香。
携归与爱妾,老母不得尝。
一旦恶贯盈,杀之于路傍。
越公钟绍京,至孝何殊常。
少时得果瓜,先解进高堂。
长大遇玄宗,荣华不可当。
孝者名常新,逆者污人伦。
人既不如竹,乃是一埃尘。
夫为人子者,莫若事尊亲。
夫为人父者,莫若教儿孙。
积善与行孝,可以立其身。
我愿移此竹,栽于率土滨。
使彼行人见,皆为慈孝人。
樵童见此竹,且莫伐为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