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李处全
李处励
李处权
李处端
李处讷
李复
李复圭
李夐
李夔
李夔班
李大临
李大儒
李大光
李大同
李大异
李大成
李大方
李大来
李大椿
李大纯
李大钊
李大防
李天任
李天培
李天季
李天才
李天根
李天翼
李天英
李天馥
精选古诗
寄薛克勤
寄敏叔
寄吴鄞县
旧有诗寄左与言兼呈刘元礼今因寓此仍用前韵寄刘
左崇见寄以郑虔张籍见况
寄左经臣
依虞仲韵寄刘元礼
李彦益过景城以诗寄之
古诗名句
停骖独上月潭游,千仞冈头振弊裘
翠色忽从怀抱起,谷音常应水声流
云岩瑰磊归仙境,石髓清甘泻玉瓯
爱此不知行路远,豪吟消尽古今愁
城外青山山外高,偏桥险路马蹄劳
天开绝域来重译,人到穷荒恋绨袍
春鸟报晴催节钺,皇华匝地衬千旄
一函敬效嵩三祝,更进霞觞献寿桃
查古诗
搜索
寿家君克堂先生
作者:
包恢
朝代:
宋
良月四之日,景物何多奇。
露洗宇四静,月抹天一涯。
景星助月夜,光入清溪湄。
奎星照江南,人文良在兹。
昔为西长庚,梦与斯人期。
今为南极老,微云淡庞眉。
际此小春日,胜彼芳春时。
桃梅妙生意,微吐三五枝。
野垂黄金穟,人饱白玉粢。
芙容花成城,拔然凌霜姿。
暮开红菡萏,朝发白蜀葵。
菊见正中色,潇然疏竹篱。
不共众芳竞,独与晚岁宜。
时异物孤特,人生复何疑。
我翁在物表,清吟彻骨肌。
不以世间利,容易得涴伊。
今年七十二,浩然元不衰。
孤坐小阁上,台融融熙熙。
布衾纸帐间,瑩若冰雪姿。
自从知止后,何思复何为。
但愿主益圣,比肩皆皋夔。
东南盛仁气,不战屈四夷。
丰穰岁相似,赤子无啼饥。
得老太平世,仁寿非吾私。
负暄娱爱日,煮芹甘如饴。
无妄漫微疾,勿药喜自随。
近谈小命者,尝以行年推。
盛言天河水,一气木主治。
后来年尚多,康强被春祺
。
儿曹心自喜,何幸如君词。
只今介翁寿,数尚踰期颐。
一百三四十,太古常不离。
拜手稽首愿,永庇儿辈痴。
诗句欣赏
MORE+
水似沧浪好濯缨,先朝曾说五云生
出处:
塘云四景为余鞠夫题
作者:
佘翔
朝代:
明
至今不染风尘色,日月双丸镜里行
出处:
塘云四景为余鞠夫题
作者:
佘翔
朝代:
明
双流如带抱孤村,中有千年国族存
出处:
塘云四景为余鞠夫题
作者:
佘翔
朝代:
明
见说涂山遗泽远,涓涓何处不昆崙
出处:
塘云四景为余鞠夫题
作者:
佘翔
朝代:
明
一丘一壑绿云间,望里松萝日可攀
出处:
塘云四景为余鞠夫题
作者:
佘翔
朝代:
明
不是仙人乘白鹤,谁知此地是缑山
出处:
塘云四景为余鞠夫题
作者:
佘翔
朝代:
明
乔木如云倚画图,郁苍佳气接天都
出处:
塘云四景为余鞠夫题
作者:
佘翔
朝代:
明
共言地似西来象,西域冠裳似此无
出处:
塘云四景为余鞠夫题
作者:
佘翔
朝代:
明
长桥月白似垂虹,倚棹愁听落木风
出处:
寄吴任熙
作者:
佘翔
朝代:
明
遥想三蜚山下客,竹林尊酒与谁同
出处:
寄吴任熙
作者:
佘翔
朝代:
明
词赋纵横重两都,江南才子起菰芦
出处:
答安懋卿
作者:
佘翔
朝代:
明
何来题凤空归去,一夜柴门月色孤
出处:
答安懋卿
作者:
佘翔
朝代:
明
青山历历隐人家,挂席中流海日斜
出处:
舟中望桐庐县有怀
作者:
佘翔
朝代:
明
依旧桐庐江上县,经过不见木奴花
出处:
舟中望桐庐县有怀
作者:
佘翔
朝代:
明
飞鸾叠叠斗芙蓉,雨里看山色更浓
出处:
严州怀古
作者:
佘翔
朝代:
明
高卧羊裘人不见,钓台惟有白云封
出处:
严州怀古
作者:
佘翔
朝代:
明
远树临江雨乍晴,三衢东去片帆轻
出处:
过龙游怀郑性之
作者:
佘翔
朝代:
明
故人何处犹弹铗,不作君家谷口耕
出处:
过龙游怀郑性之
作者:
佘翔
朝代:
明
空中鼎立石为朋,万古崔嵬不可登
出处:
望江郎山口占
作者:
佘翔
朝代:
明
莫是三峰移海岛,至今高出白云层
出处:
望江郎山口占
作者:
佘翔
朝代:
明
露洗宇四静,月抹天一涯。
景星助月夜,光入清溪湄。
奎星照江南,人文良在兹。
昔为西长庚,梦与斯人期。
今为南极老,微云淡庞眉。
际此小春日,胜彼芳春时。
桃梅妙生意,微吐三五枝。
野垂黄金穟,人饱白玉粢。
芙容花成城,拔然凌霜姿。
暮开红菡萏,朝发白蜀葵。
菊见正中色,潇然疏竹篱。
不共众芳竞,独与晚岁宜。
时异物孤特,人生复何疑。
我翁在物表,清吟彻骨肌。
不以世间利,容易得涴伊。
今年七十二,浩然元不衰。
孤坐小阁上,台融融熙熙。
布衾纸帐间,瑩若冰雪姿。
自从知止后,何思复何为。
但愿主益圣,比肩皆皋夔。
东南盛仁气,不战屈四夷。
丰穰岁相似,赤子无啼饥。
得老太平世,仁寿非吾私。
负暄娱爱日,煮芹甘如饴。
无妄漫微疾,勿药喜自随。
近谈小命者,尝以行年推。
盛言天河水,一气木主治。
后来年尚多,康强被春祺。
儿曹心自喜,何幸如君词。
只今介翁寿,数尚踰期颐。
一百三四十,太古常不离。
拜手稽首愿,永庇儿辈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