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刘庆馀
刘应几
刘应凤
刘应子
刘应时
刘应李
刘应炎
刘应陛
刘应雄
刘应龙
刘应龟
刘庠
刘度
刘庭信
刘庭式
刘庭琦
刘廉
刘廌
刘廓
刘延世
刘延坚
刘廷枚
刘廷楠
刘廷玑
刘廷珊
刘廷镛
刘建
刘开
刘异
刘弇
精选古诗
与海上张青云先生同游北海公园,先生赋诗纪游,因次其韵
沈园歌
鹧鸪天
鹧鸪天
蝶恋花
蝶恋花
减字木兰花偶翻旧帙,扉页中落下残花数片,乃少年时拾作书签者也。感而赋此
双调忆江南·游同里水乡
古诗名句
听长更短更
一任花风飏鬓丝
禅心定处自家知
床头金字未须持
万一尘缘终不断,他生休昧此生时
华鬘忉利也情痴
萧萧落叶还依树
一阵西风无觅处
查古诗
搜索
歌晏恭人平寇伟绩
作者:
包恢
朝代:
宋
策勋赏赐转更强,壮士不知是女郎。
尝闻此语人罕见,妇女谁及如张良。
有尝因郡谋乱逆,自将千人乘无防。
此其代夫有反掌,所尤难者有妇孀。
或倾家产率部曲,或善骑射多杀伤。
有如二孀乃能尔,胜几丈夫阵堂堂。
谁知庆历丞相后,有女晏氏生闺房。
女妇曾氏作内则,中守大节严于霜。
平时如坤自柔静,一旦遇变何方刚。
绍定己丑汀寇起,所至残灭势孔张。
愚者束手只待殒,懦者魄丧仆且僵
。
男子纷纷类若是,何望孀有铁石肠。
晏氏独如负将略,通身是胆智满囊。
慨然以义誓境内,黄牛山上寨可场。
其上可屯数万众,列为五寨如五乡。
一时郡县几千里,已多成墟渺为荒。
屹然此寨乃独立,虽极险阻如康庄。
龙须山头有草木,草可药箭木可鎗。
亟令先贼尽采取,兵器犀利锋莫当。
且自捐廪凡数十,半年可足山上粮。
以是贼虽千万众,不能敌我计策长。
殆似天地自设险,非城非池如金汤。
殆是女中千人杰,非山非寨人煌煌。
此功虽大岂望报,恭人之封未足偿。
但把涕唾视官爵,节义不朽为义方。
顾此识度更超越,视古烈妇有烈光。
子善继志永不忘,恭人虽死为不亡。
诗句欣赏
MORE+
环滁富山水,秀特东南丛
出处:
寄题吴太仆鉴滁州皆山轩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苍苍琅琊峰,削出金芙蓉
出处:
寄题吴太仆鉴滁州皆山轩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芙容夹蕙帐,万壑萦相向
出处:
寄题吴太仆鉴滁州皆山轩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岩烟吹乱霏,灭没不可望
出处:
寄题吴太仆鉴滁州皆山轩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昔人五马来,笑举青霞杯
出处:
寄题吴太仆鉴滁州皆山轩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双旌旧游处,石径滋莓苔
出处:
寄题吴太仆鉴滁州皆山轩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至今馀松声,潇洒在林薄
出处:
寄题吴太仆鉴滁州皆山轩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绝巘泻飞泉,孤亭倚寥廓
出处:
寄题吴太仆鉴滁州皆山轩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懿哉延陵君,此地怀清芬
出处:
寄题吴太仆鉴滁州皆山轩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开窗引列岫,坐咏醉翁文
出处:
寄题吴太仆鉴滁州皆山轩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醉翁久不作,羡子有仙骨
出处:
寄题吴太仆鉴滁州皆山轩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良时但开尊,公暇惟拄笏
出处:
寄题吴太仆鉴滁州皆山轩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云生岛树没,云散翠微连
出处:
寄题吴太仆鉴滁州皆山轩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璧月动海色,亘若壶中天
出处:
寄题吴太仆鉴滁州皆山轩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嗟予恋尘鞅,青山劳梦想
出处:
寄题吴太仆鉴滁州皆山轩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为君发孤吟,风泉寄遗响
出处:
寄题吴太仆鉴滁州皆山轩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秋临万象空,良夜寂如水
出处:
秋夜同诸公神乐观玩月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了然东山月,照影清尊里
出处:
秋夜同诸公神乐观玩月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尘踪厌汨没,缅此方悠然
出处:
秋夜同诸公神乐观玩月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况有仙坛高,俯瞰区中缘
出处:
秋夜同诸公神乐观玩月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尝闻此语人罕见,妇女谁及如张良。
有尝因郡谋乱逆,自将千人乘无防。
此其代夫有反掌,所尤难者有妇孀。
或倾家产率部曲,或善骑射多杀伤。
有如二孀乃能尔,胜几丈夫阵堂堂。
谁知庆历丞相后,有女晏氏生闺房。
女妇曾氏作内则,中守大节严于霜。
平时如坤自柔静,一旦遇变何方刚。
绍定己丑汀寇起,所至残灭势孔张。
愚者束手只待殒,懦者魄丧仆且僵。
男子纷纷类若是,何望孀有铁石肠。
晏氏独如负将略,通身是胆智满囊。
慨然以义誓境内,黄牛山上寨可场。
其上可屯数万众,列为五寨如五乡。
一时郡县几千里,已多成墟渺为荒。
屹然此寨乃独立,虽极险阻如康庄。
龙须山头有草木,草可药箭木可鎗。
亟令先贼尽采取,兵器犀利锋莫当。
且自捐廪凡数十,半年可足山上粮。
以是贼虽千万众,不能敌我计策长。
殆似天地自设险,非城非池如金汤。
殆是女中千人杰,非山非寨人煌煌。
此功虽大岂望报,恭人之封未足偿。
但把涕唾视官爵,节义不朽为义方。
顾此识度更超越,视古烈妇有烈光。
子善继志永不忘,恭人虽死为不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