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王仲素
王仲舒
王仲通
王仲雄
王仲霞
王企埥
王企堂
王企立
王伊
王休
王会汾
王伟
王传
王伯勉
王伯大
王伯广
王伯庠
王伯成
王伯淮
王伯稠
王伯范
王伯虎
王伴
王伸
王位之
王佐
王佐才
王佐(汝学
王佑
王佑曾
精选古诗
东金子山
东沈作宾
同日詶仰菶斋
昨承彦卿先生过访,赋此志幸,即次彦翁贻竹宾韵
李小湖先生视学期满,乞假省墓,诗以送之二首其一
李小湖先生视学期满,乞假省墓,诗以送之二首其二
靖江寓舍
畏风足不出户者数日矣,次儿自适园回,携到红梅两枝,怅然有感,插瓶赋之庚午
古诗名句
浩歌下烟萝,一静了万类
君昔豫章去,今吾皖道游
共成千里别,各抱百年忧
落落江湖感,飘飘身世浮
赏音何处是,楚水自东流
青衫寥落十年身,始信穷通本夙因
诗兴每从愁里发,人情惟有醉时真
事当失意才知命,话到无言更怆神
查古诗
搜索
必竟恁地歌
作者:
白玉蟾
朝代:
宋
我生不信有神仙,亦不知有大罗天。
那堪见人说蓬莱,掩面却笑渠风颠。
七返还丹多不实,往往将谓人虚传。
世传神仙能飞升,又道不死延万年。
肉既无翅必坠地,人无百岁安可延。
满眼且见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
翠虚真人与我言,他所见识大不然。
恐人缘浅赋分薄,自无寿命归黄泉。
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
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
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
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
我闻其言我亦怖,且怖且疑且擎拳。
但知即日动止间,一物相处常团圆。
此物根蒂乃精气,精气恐是身中填。
岂知此精此神气,根于父母未生前。
三者未常相返离,结为一块太无边。
人之生死空自尔,此物湛寂何伤焉。
吾将矍然以自思,老者必不虚其言。
是我将有可爱业,渠必以此示言诠。
开禧元年中秋夜,焚香跪地口相传。
朅尔行持三两日,天地日月软如绵。
忽然嚼得虚空破,始知钟吕皆参玄
。
吾之少年早留心,必不至此犹尘缘。
且念八百与三千,云鹤相将来翩翩。
诗句欣赏
MORE+
不会真真抛个
出处:
清平乐·余以语体效莎士比亚十四行法,作成我的影诗两篇,可谓意无不罄矣。感于十一月二十二日夜之梦境,复有此解
作者:
马叙伦
朝代:
近现代
偏偏时候昏黄
出处:
清平乐·余以语体效莎士比亚十四行法,作成我的影诗两篇,可谓意无不罄矣。感于十一月二十二日夜之梦境,复有此解
作者:
马叙伦
朝代:
近现代
单单剩我凄惶
出处:
清平乐·余以语体效莎士比亚十四行法,作成我的影诗两篇,可谓意无不罄矣。感于十一月二十二日夜之梦境,复有此解
作者:
马叙伦
朝代:
近现代
待月呼灯不至,只堪和梦商量
出处:
清平乐·余以语体效莎士比亚十四行法,作成我的影诗两篇,可谓意无不罄矣。感于十一月二十二日夜之梦境,复有此解
作者:
马叙伦
朝代:
近现代
到处讴歌有美声
出处:
浣溪沙·奉题陈止庵太世丈师梦游图遗墨,即呈叔通师丈教
作者:
马叙伦
朝代:
近现代
一尘不染却多情
出处:
浣溪沙·奉题陈止庵太世丈师梦游图遗墨,即呈叔通师丈教
作者:
马叙伦
朝代:
近现代
偏将梦境写平生
出处:
浣溪沙·奉题陈止庵太世丈师梦游图遗墨,即呈叔通师丈教
作者:
马叙伦
朝代:
近现代
风流举世称三绝,儒雅传家只一经
出处:
浣溪沙·奉题陈止庵太世丈师梦游图遗墨,即呈叔通师丈教
作者:
马叙伦
朝代:
近现代
鲰生惭愧说蓝青
出处:
浣溪沙·奉题陈止庵太世丈师梦游图遗墨,即呈叔通师丈教
作者:
马叙伦
朝代:
近现代
又是十年去
出处:
贺新凉·三十三年六十初度赋
作者:
马叙伦
朝代:
近现代
叹十年、韶华如故,鬓丝非故
出处:
贺新凉·三十三年六十初度赋
作者:
马叙伦
朝代:
近现代
蓦地风涛淹绿野,惊起鱼龙无数
出处:
贺新凉·三十三年六十初度赋
作者:
马叙伦
朝代:
近现代
对锦陌、铜驼不语
出处:
贺新凉·三十三年六十初度赋
作者:
马叙伦
朝代:
近现代
半碎金瓯还待补,愧深衣、皂帽春申浦
出处:
贺新凉·三十三年六十初度赋
作者:
马叙伦
朝代:
近现代
望钟阜,空怀古
出处:
贺新凉·三十三年六十初度赋
作者:
马叙伦
朝代:
近现代
扪天梦里无凭据
出处:
贺新凉·三十三年六十初度赋
作者:
马叙伦
朝代:
近现代
且安排、藏山之业,日亲蟫蠹
出处:
贺新凉·三十三年六十初度赋
作者:
马叙伦
朝代:
近现代
半亩梅边一溪水,此计因循已误
出处:
贺新凉·三十三年六十初度赋
作者:
马叙伦
朝代:
近现代
怕斜照、渐昏江树
出处:
贺新凉·三十三年六十初度赋
作者:
马叙伦
朝代:
近现代
扶竹闲吟归去也,又烟云、杳渺知何处
出处:
贺新凉·三十三年六十初度赋
作者:
马叙伦
朝代:
近现代
那堪见人说蓬莱,掩面却笑渠风颠。
七返还丹多不实,往往将谓人虚传。
世传神仙能飞升,又道不死延万年。
肉既无翅必坠地,人无百岁安可延。
满眼且见生死俱,死生生死相循旋。
翠虚真人与我言,他所见识大不然。
恐人缘浅赋分薄,自无寿命归黄泉。
人身只有三般物,精神与气常保全。
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
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
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
我闻其言我亦怖,且怖且疑且擎拳。
但知即日动止间,一物相处常团圆。
此物根蒂乃精气,精气恐是身中填。
岂知此精此神气,根于父母未生前。
三者未常相返离,结为一块太无边。
人之生死空自尔,此物湛寂何伤焉。
吾将矍然以自思,老者必不虚其言。
是我将有可爱业,渠必以此示言诠。
开禧元年中秋夜,焚香跪地口相传。
朅尔行持三两日,天地日月软如绵。
忽然嚼得虚空破,始知钟吕皆参玄。
吾之少年早留心,必不至此犹尘缘。
且念八百与三千,云鹤相将来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