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陶谊
陶谷
陶迁
陶邵学
陶金
陶金谐
陶铸
陶锐
陶雍
隆禅师
隋恩湛
隋鹏
随车娘子
隐峦
隐峰
隐者
隔窗鬼
雁鹏飞
雅琥
雍冲
雍大椿
雍孝闻
雍方知
雍明远
雍有容
雍某
雍沿
雍裕之
雍陶
雍鸣
精选古诗
修上人出觉范送行诗言别因次韵饯之
望鸡园诗
用蔡伯世韵作诗寄之兼简吕居仁兄弟十首其一
用蔡伯世韵作诗寄之兼简吕居仁兄弟十首其二
用蔡伯世韵作诗寄之兼简吕居仁兄弟十首其三
用蔡伯世韵作诗寄之兼简吕居仁兄弟十首其四
用蔡伯世韵作诗寄之兼简吕居仁兄弟十首其五
用蔡伯世韵作诗寄之兼简吕居仁兄弟十首其六
古诗名句
圣朝虽恃德,不敢弛防闲
欲与民更始,胥将旧染除
一年终此夕,万户贴新符
老去心犹壮,春来病欲苏
天教能健饭,不必到澎湖
乾坤大父母,君相正陶甄
莫漫分三籍,由来似一人
田园沟洫共,歌舞岁时亲
查古诗
搜索
河决
作者:
石介
朝代:
宋
昆崙山最大,峨峨横绝域。
黄河地下来,汹汹不可测。
河伯一发怒,擘开昆崙石。
水出东北陬,浩渺无涯极。
平地水行疾,九州如咫尺。
汤汤势滔天,黎元多沈溺。
上贻尧心忧,四岳举鲧塞。
鲧用汩彝伦,九载无成绩。
尧怒不能治,遂行羽山殛。
有子其曰禹,命使嗣父职。
洛中得龟书,九畴文甲坼。
禹乃乘四载,周游视水迹。
百川各复道,九河皆开辟。
禹功既已成,水患方兹息。
窃思大禹意,河九为远策。
况云杀其溢,闻之孔安国
。
三代逾千年,所以无灾厄。
战国争土疆,诸侯用诈力。
迁徙无常岁,湮沦不可识。
堤障遏水势,沟渠绝地脉。
禹道不复究,河流有壅隔。
频为中国患,不国不安席。
从官徒负薪,河伯弗受璧。
斫尽淇园竹,安救瓠子役。
民力殚将竭,国材耗亦剧。
四方竞上疏,群臣争筹画。
田鼢方为相,书来多持扼。
岂顾天下利,惟以私田惜。
贾让不为用,延年亦见斥。
如何圣人功,千载复不得。
皇宋运熙泰,四圣崇道德。
百蛮皆臣顺,万物遂生殖。
七八十年閒,人不闻金革。
惟兹澶滑郡,河决亦云亟。
常记天禧中,山东与河北。
藁秸赋不充,遂及两京侧。
骚然半海内,人心愁惨戚。
河平未云几,堤防有穴隙。
流入魏博閒,高原为大泽。
良田百万顷,尽充鱼鳖食。
救之成劳费,不救悲隐恻。
吾君为深虑,不食到日昃。
我忝窃寸禄,素餐堪自责。
不负一畚土,私辄逃丁籍。
又无一言长,万分有裨益。
与世同浮沈,随群甘默默。
亦或中夜思,斯民苦瘦瘠。
四年困蝗旱,五谷饵蝥蠈。
年来风雨时,才得一秋麦。
手足犹疮痍,饥肤未丰硕。
若待四体肥,斯民无愁色。
不然寻九河,故道皆历历。
一劳而永逸,此成功无斁。
或可勿复治,顺其性所适。
徙民就宽肥,注水灌戎狄。
试听刍荛言,三者君自择。
诗句欣赏
MORE+
内翰素闲专对学,黄门剩有抚绥筹
出处:
闻梁侍讲叔厚先生暨王文哲黄门使交南将过富春赋此二律以侯兼致赠别之意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口衔天语经铜柱,服赐麒麟过广州
出处:
闻梁侍讲叔厚先生暨王文哲黄门使交南将过富春赋此二律以侯兼致赠别之意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南物南人应见惯,肯将薏苡累兹游
出处:
闻梁侍讲叔厚先生暨王文哲黄门使交南将过富春赋此二律以侯兼致赠别之意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问程遥讶使君舟,少滞桐江看活流
出处:
闻梁侍讲叔厚先生暨王文哲黄门使交南将过富春赋此二律以侯兼致赠别之意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解缆缓牵丁字水,挥杯延换富春筹
出处:
闻梁侍讲叔厚先生暨王文哲黄门使交南将过富春赋此二律以侯兼致赠别之意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光腾北极双龙剑,恩盖安南小越州
出处:
闻梁侍讲叔厚先生暨王文哲黄门使交南将过富春赋此二律以侯兼致赠别之意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海角天涯虽僻远,锦衣仍傍故乡游
出处:
闻梁侍讲叔厚先生暨王文哲黄门使交南将过富春赋此二律以侯兼致赠别之意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兴来何处杖鸠藤,春思飘飘傍马陵
出处:
郯城任侍御东庄八景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苍羽夹归青嶂合,沐沂飞绕碧波腾
出处:
郯城任侍御东庄八景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莺花竞逐风烟醉,蜃气遥连海市凝
出处:
郯城任侍御东庄八景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东望危楼高百尺,未知鲁叟几回登
出处:
郯城任侍御东庄八景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边村旧筑一台牢,骋望堪来月几遭
出处:
郯城任侍御东庄八景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苍耳径回祠庙古,鹁鸠声引白云高
出处:
郯城任侍御东庄八景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晴峰点点纡屏画,旷野微微涌翠涛
出处:
郯城任侍御东庄八景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一度登临一吟弄,主人诗笔已降骚
出处:
郯城任侍御东庄八景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古城城古旧谁居,郯子千秋此故墟
出处:
郯城任侍御东庄八景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闪闪夕阳衔远树,萧萧故垒带平芜
出处:
郯城任侍御东庄八景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寻芳酒倦和云睡,吊古诗成摘叶书
出处:
郯城任侍御东庄八景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多少眼前难状景,等閒挥入辋川图
出处:
郯城任侍御东庄八景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巍巍孤冢出郯东,孝妇千年有此封
出处:
郯城任侍御东庄八景
作者:
林光
朝代:
明
黄河地下来,汹汹不可测。
河伯一发怒,擘开昆崙石。
水出东北陬,浩渺无涯极。
平地水行疾,九州如咫尺。
汤汤势滔天,黎元多沈溺。
上贻尧心忧,四岳举鲧塞。
鲧用汩彝伦,九载无成绩。
尧怒不能治,遂行羽山殛。
有子其曰禹,命使嗣父职。
洛中得龟书,九畴文甲坼。
禹乃乘四载,周游视水迹。
百川各复道,九河皆开辟。
禹功既已成,水患方兹息。
窃思大禹意,河九为远策。
况云杀其溢,闻之孔安国。
三代逾千年,所以无灾厄。
战国争土疆,诸侯用诈力。
迁徙无常岁,湮沦不可识。
堤障遏水势,沟渠绝地脉。
禹道不复究,河流有壅隔。
频为中国患,不国不安席。
从官徒负薪,河伯弗受璧。
斫尽淇园竹,安救瓠子役。
民力殚将竭,国材耗亦剧。
四方竞上疏,群臣争筹画。
田鼢方为相,书来多持扼。
岂顾天下利,惟以私田惜。
贾让不为用,延年亦见斥。
如何圣人功,千载复不得。
皇宋运熙泰,四圣崇道德。
百蛮皆臣顺,万物遂生殖。
七八十年閒,人不闻金革。
惟兹澶滑郡,河决亦云亟。
常记天禧中,山东与河北。
藁秸赋不充,遂及两京侧。
骚然半海内,人心愁惨戚。
河平未云几,堤防有穴隙。
流入魏博閒,高原为大泽。
良田百万顷,尽充鱼鳖食。
救之成劳费,不救悲隐恻。
吾君为深虑,不食到日昃。
我忝窃寸禄,素餐堪自责。
不负一畚土,私辄逃丁籍。
又无一言长,万分有裨益。
与世同浮沈,随群甘默默。
亦或中夜思,斯民苦瘦瘠。
四年困蝗旱,五谷饵蝥蠈。
年来风雨时,才得一秋麦。
手足犹疮痍,饥肤未丰硕。
若待四体肥,斯民无愁色。
不然寻九河,故道皆历历。
一劳而永逸,此成功无斁。
或可勿复治,顺其性所适。
徙民就宽肥,注水灌戎狄。
试听刍荛言,三者君自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