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王介
王介之
王介夫
王从
王从叔
王从益
王从道
王仙仙
王仙媛
王仙客
王令
王以中
王以咏
王以宁
王以悟
王以慜
王以敏
王以衔
王以铻
王仲
王仲修
王仲元
王仲宁
王仲嶷
王仲敏
王仲甫
王仲素
王仲舒
王仲通
王仲雄
精选古诗
赋得莎鸡振羽
徐冯诸君家弟送别三江舟中
曹溪其一
曹溪其二
与俛无夜坐寄示诃林诸衲
岭上
圆通寺
东林寺
古诗名句
仆夫勤灌溉,引水通沟渠
青青日已长,尽是辛苦馀
封豕从何来,荐食良可吁
一残枝蔓伤,再则根祗除
遂令苍翠场,转盼成空虚
嗟我在羁旅,草野聊暂居
惜无樊篱固,怅望徒踟躇
踟躇将奈何,屏弃犁与锄
查古诗
搜索
寄英禅师师时住龙门宝应寺
作者:
元好问
朝代:
金末元初
我本宝应僧,一念堕儒冠。
多生经行地,树老井未眢。
一穷缚两脚,寸步百里难。
空馀中夜梦,浩荡青林端。
故人今何如?念子独轻安。
孤云望不及,冥鸿杳难攀。
前时得君诗,失喜忘朝餐
。
想君亦念我,登楼望青山。
山中多诗人,杖屦时往还。
但苦诗作祟,况味同酸寒。
清凉诗最圆,往往似方干。
半年卧床席,疟我疥亦顽。
济甫诗最苦,寸晷不识閒。
倾身营一饱,船上八节滩。
安行诗最工,六马鸣和鸾。
郁郁饥寒忧,惨惨日在颜。
老秦诗最和,平易出深艰。
脱身豺虎丛,白发罹茕鳏。
张侯诗最豪,惊风卷狂澜。
窍繁天和泄,外腴中已乾。
城中崔夫子,老笔郁盘盘。
家无儋石储,气压风骚坛。
我诗有凡骨,欲换无金丹。
呻吟二十年,似欲见一斑。
大笑揶揄生,已复不相宽。
爱君梅花篇,入手如弹丸。
爱君山堂句,深静如幽兰。
诗僧第一代,无愧百年间。
思君复思君,恨不生羽翰。
何时溪上石,清坐两蒲团。
诗句欣赏
MORE+
恍然仅一梦,已费十晦朔
出处:
感事
作者:
杨冠卿
朝代:
宋
祇应为客老,惘惘不自觉
出处:
感事
作者:
杨冠卿
朝代:
宋
山泽有臞儒,骨相无食肉
出处:
楚有■菜色洁而味辛夜对吴监丞饮饮酣荐之以此恍然如在湖湘间
作者:
杨冠卿
朝代:
宋
平生藜苋肠,愧负诗书腹
出处:
楚有■菜色洁而味辛夜对吴监丞饮饮酣荐之以此恍然如在湖湘间
作者:
杨冠卿
朝代:
宋
碧涧掇香芹,雕盘堆苜蓿
出处:
楚有■菜色洁而味辛夜对吴监丞饮饮酣荐之以此恍然如在湖湘间
作者:
杨冠卿
朝代:
宋
艰苦谋一饱,未免穷途哭
出处:
楚有■菜色洁而味辛夜对吴监丞饮饮酣荐之以此恍然如在湖湘间
作者:
杨冠卿
朝代:
宋
君今食万钱,肥甘非不足
出处:
楚有■菜色洁而味辛夜对吴监丞饮饮酣荐之以此恍然如在湖湘间
作者:
杨冠卿
朝代:
宋
味厌五侯鲭,嘉蔬列琼玉
出处:
楚有■菜色洁而味辛夜对吴监丞饮饮酣荐之以此恍然如在湖湘间
作者:
杨冠卿
朝代:
宋
云自楚中来,芳辛有馀馥
出处:
楚有■菜色洁而味辛夜对吴监丞饮饮酣荐之以此恍然如在湖湘间
作者:
杨冠卿
朝代:
宋
一笑下箸空,鲸饮荐醽醁
出处:
楚有■菜色洁而味辛夜对吴监丞饮饮酣荐之以此恍然如在湖湘间
作者:
杨冠卿
朝代:
宋
吟馀诗思清,如行湘水曲
出处:
楚有■菜色洁而味辛夜对吴监丞饮饮酣荐之以此恍然如在湖湘间
作者:
杨冠卿
朝代:
宋
湘君不复见,直欲跨黄鹄
出处:
楚有■菜色洁而味辛夜对吴监丞饮饮酣荐之以此恍然如在湖湘间
作者:
杨冠卿
朝代:
宋
鞍马来殊方,祇园已秋寂
出处:
暮景 其一
作者:
杨冠卿
朝代:
宋
虚堂耿清夜,卧听寒雨滴
出处:
暮景 其一
作者:
杨冠卿
朝代:
宋
永怀平生愿,浩荡谁与适
出处:
暮景 其一
作者:
杨冠卿
朝代:
宋
愁心正纷如,西风韵邻笛
出处:
暮景 其一
作者:
杨冠卿
朝代:
宋
客行无常期,远适亦有归
出处:
暮景 其二
作者:
杨冠卿
朝代:
宋
家人具膏沐,垢发幸一晞
出处:
暮景 其二
作者:
杨冠卿
朝代:
宋
可怜儿时面,坐受塞色欺
出处:
暮景 其二
作者:
杨冠卿
朝代:
宋
看镜恍如失,功名定何时
出处:
暮景 其二
作者:
杨冠卿
朝代:
宋
多生经行地,树老井未眢。
一穷缚两脚,寸步百里难。
空馀中夜梦,浩荡青林端。
故人今何如?念子独轻安。
孤云望不及,冥鸿杳难攀。
前时得君诗,失喜忘朝餐。
想君亦念我,登楼望青山。
山中多诗人,杖屦时往还。
但苦诗作祟,况味同酸寒。
清凉诗最圆,往往似方干。
半年卧床席,疟我疥亦顽。
济甫诗最苦,寸晷不识閒。
倾身营一饱,船上八节滩。
安行诗最工,六马鸣和鸾。
郁郁饥寒忧,惨惨日在颜。
老秦诗最和,平易出深艰。
脱身豺虎丛,白发罹茕鳏。
张侯诗最豪,惊风卷狂澜。
窍繁天和泄,外腴中已乾。
城中崔夫子,老笔郁盘盘。
家无儋石储,气压风骚坛。
我诗有凡骨,欲换无金丹。
呻吟二十年,似欲见一斑。
大笑揶揄生,已复不相宽。
爱君梅花篇,入手如弹丸。
爱君山堂句,深静如幽兰。
诗僧第一代,无愧百年间。
思君复思君,恨不生羽翰。
何时溪上石,清坐两蒲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