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许棐
许棠
许楚
许楚畹
许楣
许正绶
许毂
许氏
许汝都
许汝霖
许沆
许洞
许浑
许润
许淑慧
许湄
许湘
许湜
许源
许瀍
许灿
许炯
许燕珍
许爱堂
许献臣
许玉晨
许玉瑑
许玉章
许玑
许玠
精选古诗
景鸣和章欲任痴名予不敢许复次前韵
送马学士
送西宁兵备潘以正
送王世赏云南提学
宝应湖阻风
送充道乃兄某南归
挽周月窗医者
和西涯先生拟卜居宜兴韵三首其一
古诗名句
静喧翻自乐,衰劣岂吾嗟
萝苔协素尚,云籍展清幽
激发兴亡事,萧条古今愁
华名终寂寞,出处任虚舟
信步生涯晚,吾行何所求
白屋临秋水,幽期可奈何
坐观凫鸭乱,远眺风云多
荒树连斜日,寒烟落晚波
查古诗
搜索
四言诗·祭母文
作者:
毛泽东
朝代:
近现代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擘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均待报赍。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
必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辉朝霭
。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诗句欣赏
MORE+
幽花不知姓,独绣楚江隈
出处:
幽花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宁为无人见,春风自剪裁
出处:
幽花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为爱微禽好,河洲尽日闲
出处:
凫鹥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无因疑过艇,双逐下前湾
出处:
凫鹥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顽石连云起,洪流触地来
出处:
辰江杂兴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不知千万古,谁辟此中开
出处:
辰江杂兴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有路沿云断,无人但鸟呼
出处:
辰江杂兴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半山御落日,始觉客怀孤
出处:
辰江杂兴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地僻安居蒶,江深隐俗浑
出处:
辰江杂兴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剪茅初著土,聚落渐成村
出处:
辰江杂兴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江上采桑女,茅檐还是家
出处:
辰江杂兴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山花随结束,各自足生涯
出处:
辰江杂兴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怪道枯梅树,天机不解藏
出处:
与僧题墨梅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如何寒雪里,独著有幽香
出处:
与僧题墨梅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客思閒流水,禅房静碧山
出处:
小画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草玄如许借,乘月扫松关
出处:
小画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尺寸蒲苇地,蜻蜓漾日飞
出处:
蜻蜓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不愁秋涨没,早晚欲何依
出处:
蜻蜓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薰风滞南艇,何处忆吾庐
出处:
南风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欲唤北风起,无人为带书
出处:
南风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擘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均待报赍。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
必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辉朝霭。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