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项平父
项斯
项景襄
项樟
项炯
项琨
项纫
项继皋
项羽
项茧章
项诜
项霁
项鸿祚
顺帝
顺帝太子
顺帝宫人
顾?
顾万祺
顾与沐
顾临
顾之琼
顾书城
顾书绅
顾乾
顾于观
顾云
顾云阶
顾云鸿
顾云龙
顾亮
精选古诗
赠野庙祈雨老巫
秋日得郑茂弘书
采药翁
出元符宫逢雨
金陵送客
江西秋日送客游洞霄
枫桥晚泊
秋夜长
古诗名句
莼丝采共鲈鱼腊,归作高堂锦带羹
舟向孤山柳外堤,知从处士问幽栖
故人亦是林和靖,家有梅花作女妻
雨雪归来匹马劳,翩翩不是五陵豪
锦囊双压明驼重,诗句多于金错刀
诗歌岂敢作人师,私淑如君乃不疑
风雅只今谁丽则,不才多祖楚骚辞
古诗源向汉京寻,十九情同三百深
查古诗
搜索
石缝泉清轻而甘滑传闻有年矣前此数欲疏引入州治久不克就予至则命工人寻旧迹相地架竹旬月而水悬听事又析一支以给中堂一支以入西閤其下流则酾出外庑往来取汲人以为利因抒长篇以纪其功云
作者:
苏颂
朝代:
宋
峨峨凤凰山,有泉出其腋。
初微才滥觞,渐大乃穿石。
灵苗荫荼槚,宝气近金锡。
毖彼渊源长,兹惟云雾液。
人传煮茗奇,味与中泠敌。
陆生不到此,云谁能赏识。
牙城据冈峦,旧井皆卤泻。
先时属经营,曾未致点滴。
及此川谷盈,空为畎浍积
。
我昨寻胜游,偶见为心恻。
料工度山原,举步过门戟。
水道兹可行,面势正相直。
剪裁竹千竿,接联笕万尺。
派别起中阿,架空逾下稷。
不及浃旬间,已到堂皇侧。
吐溜始涓涓,循除俄㶁㶁。
盈科殊未止,过颡非用激。
公堂及燕寝,股引各疏脉。
何期南涧流,近在使君宅。
日用助烹爨,岁储供醴醳。
冬春虽暂竭,秋夏多馀沥。
一支出横廊,通衢见勿幕。
众器竞挹?,万口得盥涤。
无愧抱瓮人,幸宽挈壶役。
尝闻武林都,素号蓬瀛国。
非才叨长临,愒日苦諠剧。
湖山空在望,车马难屡历。
阻听潺湲声,谩怜苍翠色。
自得飞泉来,顿觉烦襟释。
常时两衙退,暂憩一轩息。
环流随启处,玉音闻几席。
尘土汨以消,形容清可觌。
谁知簿领中,有此山林适。
若非仕江乡,何由见奇迹。
智者必乐水,君子以观德。
岂徒狎而玩,宁嗟渫不食。
良嘉上善功,所至为利泽。
兹泉虽未大,其用已为益。
犹有膏润资,更期酾导力。
来哲倘不遗,庶几成远绩。
诗句欣赏
MORE+
斗柄坐可挹,政恐河汉倾
出处: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 其三
作者:
李廌
朝代:
宋
穿云上虚无,彷佛凌倒景
出处: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 其十
作者:
李廌
朝代:
宋
微茫鸿鹄背,指点众山顶
出处: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 其十
作者:
李廌
朝代:
宋
出日上扶桑,徘徊万林影
出处: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 其十
作者:
李廌
朝代:
宋
舍鞅陟层巘,老步独多叹
出处: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 其八
作者:
李廌
朝代:
宋
笑谈谷传响,松声递萧散
出处: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 其八
作者:
李廌
朝代:
宋
欲寻草堂池,土室无僧赞
出处: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 其八
作者:
李廌
朝代:
宋
阴磴顽雪积,老崖白云深
出处: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 其七
作者:
李廌
朝代:
宋
扪萝陟鸟道,扬尘落乔林
出处: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 其七
作者:
李廌
朝代:
宋
下方有粟场,俯见归飞禽
出处: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 其七
作者:
李廌
朝代:
宋
东门何煌煌,骊驹络金羁
出处:
东津夜饮送岑穰彦休赴阙 其一
作者:
李廌
朝代:
宋
朱颜照秋鞠,炯炯青云姿
出处:
东津夜饮送岑穰彦休赴阙 其一
作者:
李廌
朝代:
宋
往登芸香阁,编书给隃麋
出处:
东津夜饮送岑穰彦休赴阙 其一
作者:
李廌
朝代:
宋
予方滞江汉,发轫将安之
出处:
东津夜饮送岑穰彦休赴阙 其一
作者:
李廌
朝代:
宋
翠荇弄水时出没,紫莼浸滑涎蜿蜒
出处:
东湖诗
作者:
李廌
朝代:
宋
川光遥接行潦前,野气空阔浮寒烟
出处:
东湖诗
作者:
李廌
朝代:
宋
常思郢客解刺船,岂解乘槎上青天
出处:
东湖诗
作者:
李廌
朝代:
宋
又思吾儿能测渊,岂能夺得骊颔蠙
出处:
东湖诗
作者:
李廌
朝代:
宋
上升却回复入海,只恐澄海为桑田
出处:
东湖诗
作者:
李廌
朝代:
宋
徵君邈已远,旧隐锁云扃
出处:
卢岩
作者:
李廌
朝代:
宋
初微才滥觞,渐大乃穿石。
灵苗荫荼槚,宝气近金锡。
毖彼渊源长,兹惟云雾液。
人传煮茗奇,味与中泠敌。
陆生不到此,云谁能赏识。
牙城据冈峦,旧井皆卤泻。
先时属经营,曾未致点滴。
及此川谷盈,空为畎浍积。
我昨寻胜游,偶见为心恻。
料工度山原,举步过门戟。
水道兹可行,面势正相直。
剪裁竹千竿,接联笕万尺。
派别起中阿,架空逾下稷。
不及浃旬间,已到堂皇侧。
吐溜始涓涓,循除俄㶁㶁。
盈科殊未止,过颡非用激。
公堂及燕寝,股引各疏脉。
何期南涧流,近在使君宅。
日用助烹爨,岁储供醴醳。
冬春虽暂竭,秋夏多馀沥。
一支出横廊,通衢见勿幕。
众器竞挹?,万口得盥涤。
无愧抱瓮人,幸宽挈壶役。
尝闻武林都,素号蓬瀛国。
非才叨长临,愒日苦諠剧。
湖山空在望,车马难屡历。
阻听潺湲声,谩怜苍翠色。
自得飞泉来,顿觉烦襟释。
常时两衙退,暂憩一轩息。
环流随启处,玉音闻几席。
尘土汨以消,形容清可觌。
谁知簿领中,有此山林适。
若非仕江乡,何由见奇迹。
智者必乐水,君子以观德。
岂徒狎而玩,宁嗟渫不食。
良嘉上善功,所至为利泽。
兹泉虽未大,其用已为益。
犹有膏润资,更期酾导力。
来哲倘不遗,庶几成远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