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李滢
李滨
李演
李漱芳
李漳
李潆
李潜
李潜真
李潭
李澄中
李澄之
李澥
李濂
李瀚
李瀚1
李灏
李炜
李炤
李炳
李炳灵
李烈钧
李焕
李焕章
李焘
李煜
李熙载
李熙辅
李燔
李燧
李燮
精选古诗
亭上限韵作
送程生兼寄姑苏五岳黄山人
寄水南子
夏都谏勘邺潞之战惠见忆之作寄荅四首其一
夏都谏勘邺潞之战惠见忆之作寄荅四首其二
夏都谏勘邺潞之战惠见忆之作寄荅四首其三
夏都谏勘邺潞之战惠见忆之作寄荅四首其四
熊监察至自河西喜而有赠
古诗名句
南山杯酒义熙年,北窗枕簟羲皇宅
九霄原是儒家子,作画多年胡昩此
丹青入手劳心思,不极妖艳心不止
我闻菊品三十六,此画模写犹未足
世情每自逐时好,隐德谁能识幽独
愿君笔端改常度,剥落繁华反贞素
万里风霜摇落馀,一枝秋色长如故
平生无计医凡俗,每思开轩学种竹
查古诗
搜索
苏文忠公祠在定慧寺后即守钦长老住持所也秋祭日诣焉芜秽不治顾之怃然因有修复之思率成长句以柬同志
作者:
李超琼
朝代:
近现代
玉局仙人本奎宿,九州内外争尸祝。
中吴祠宇半荒凉,来酹寒泉荐秋菊。
公之井里我乡关,绮岁眉山往还熟。
秋风倚棹荡玻璃,春日循街问纱縠。
一从东下踏尘土,梦绕淩云如转毂。
宦游况送江入海,似与遗迹相追逐。
繄昔公当乞郡时,钱塘吴兴频典牧。
姑苏台畔屡经过,山水流连等三竺。
虎邱岩壁铁花秀,高会欣逢刘孝叔。
三贤画像快留题,苦羡鲈鱼叹麋鹿。
镰衣杷菌眼枯泪,尤为吴农重蒿目。
公乎虽去八百载,疑有英灵时往复。
西风摵摵吹疏木,神之来兮气萧肃。
艾烟纷缭鼪鼯逃,想像灵旗天半簇。
昔闻定慧钦长老,一面缘悭互倾服。
惠州谪去八千里,翟公门无客不速。
独教契顺远投诗,寒山十颂清可读。
当时行脚苦招邀,应迓吟魂返僧屋。
岂知劫火到毗耶,铁柱石楼有翻覆
。
啸轩可啸似黄州,至今竟无风扫竹。
写真图或倩龙眠,笠屐不堪尘满掬。
自来三吴盛文史,何时淫祀滋繁黩。
铲除空忆睢州汤,起化更少平湖陆。
竟令胜迹莽榛菅,坐使明禋失清穆。
惟公浩气没犹存,风马云车肯频蹙。
尚循典礼洁牲牷,不似琼儋烧蝙蝠。
群蒿一奏鹤南飞,城郭依然应降福。
骖龙翳凤公去来,定念旧游惊闪倏。
太息当时箕口张,乌台诗案千秋独。
买田阳羡归未能,万里桄榔甘黜伏。
公之名德尚若此,我辈何功幸持禄。
愿将举废告同心,半亩溪堂更新筑。
紫袍腰笛寿公时,还献梅花挹清馥。
诗句欣赏
MORE+
委宛惊开先代藏,诗中尽绘农桑事
出处:
邠风图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忆昔章皇全盛时,尧水汤乾总不知
出处:
邠风图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千仓万箱陈陈积,祈寒暑雨谁其咨
出处:
邠风图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田畯女红歌帝力,帝轸民艰情不极
出处:
邠风图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因披承旨图邠风,亲洒宸章赋闵农
出处:
邠风图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田家作苦非一状,深耕薄穫何茕茕
出处:
邠风图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犁头风雨生绡幅,馀音散入春桑曲
出处:
邠风图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但识宫中锦绣香,争知陌上蚕缫促
出处:
邠风图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种苗卤莽应无功,提□饲蚕劳亦同
出处:
邠风图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天文似雨苍颉粟,机杼还凌云汉工
出处:
邠风图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曾闻姬满歌黄竹,明河霓羽纷相逐
出处:
邠风图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讵举三推古籍田,肯怜四月新丝熟
出处:
邠风图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大哉竹简羽陵书,可信农桑足开国
出处:
邠风图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曲阜遗履乌号弓,精光喷薄摩玄穹
出处:
邠风图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愿将装御连屏叠,率祖弥增圣道隆
出处:
邠风图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圣人有大宝,金镜洞八荒
出处:
金镜篇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阴阳为炭造化冶,剖判混沌侔三光
出处:
金镜篇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希夷恍惚含有象,空明寂照应无方
出处:
金镜篇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曾闻传咸史,岂是秦宫装
出处:
金镜篇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悬之玉宸助垂裳,清辉能烛奸与良
出处:
金镜篇
作者:
董其昌
朝代:
明
中吴祠宇半荒凉,来酹寒泉荐秋菊。
公之井里我乡关,绮岁眉山往还熟。
秋风倚棹荡玻璃,春日循街问纱縠。
一从东下踏尘土,梦绕淩云如转毂。
宦游况送江入海,似与遗迹相追逐。
繄昔公当乞郡时,钱塘吴兴频典牧。
姑苏台畔屡经过,山水流连等三竺。
虎邱岩壁铁花秀,高会欣逢刘孝叔。
三贤画像快留题,苦羡鲈鱼叹麋鹿。
镰衣杷菌眼枯泪,尤为吴农重蒿目。
公乎虽去八百载,疑有英灵时往复。
西风摵摵吹疏木,神之来兮气萧肃。
艾烟纷缭鼪鼯逃,想像灵旗天半簇。
昔闻定慧钦长老,一面缘悭互倾服。
惠州谪去八千里,翟公门无客不速。
独教契顺远投诗,寒山十颂清可读。
当时行脚苦招邀,应迓吟魂返僧屋。
岂知劫火到毗耶,铁柱石楼有翻覆。
啸轩可啸似黄州,至今竟无风扫竹。
写真图或倩龙眠,笠屐不堪尘满掬。
自来三吴盛文史,何时淫祀滋繁黩。
铲除空忆睢州汤,起化更少平湖陆。
竟令胜迹莽榛菅,坐使明禋失清穆。
惟公浩气没犹存,风马云车肯频蹙。
尚循典礼洁牲牷,不似琼儋烧蝙蝠。
群蒿一奏鹤南飞,城郭依然应降福。
骖龙翳凤公去来,定念旧游惊闪倏。
太息当时箕口张,乌台诗案千秋独。
买田阳羡归未能,万里桄榔甘黜伏。
公之名德尚若此,我辈何功幸持禄。
愿将举废告同心,半亩溪堂更新筑。
紫袍腰笛寿公时,还献梅花挹清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