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伦大礼
伦应祥
伦文
伦文叙
伯夷
伯昏子
伯颜
伯颜(子中
伯麟
伶人
住山僧
何
何?
何□
何万选
何万里
何世璂
何中
何中太
何乃莹
何之鼎
何乔新
何乔松
何予高
何云
何亮
何人鹤
何仁山
何仕冢
何令修
精选古诗
素梅五十八首其三十五
素梅五十八首其三十六
素梅五十八首其三十七
素梅五十八首其三十八
素梅五十八首其三十九
素梅五十八首其四十
素梅五十八首其四十一
素梅五十八首其四十二
古诗名句
岂曰事赏心,观俗古所传
来牟蔽丘垄,馌耕满畴阡
乐土有若兹,勤政复勉旃
愿同击壤氓,熙熙度馀年
层空飞雪夜漫漫,独倚危阑向晓看
纵使万山同一色,不妨孤嶂出高寒
时否贤才隐,年饥瘦稚啼
倦游同缩猬,起舞讶闻鸡
查古诗
搜索
奉别唐寺丞丈一首
作者:
度正
朝代:
宋
正家巴山阳,占田才百亩。
春秋自耕稼,亦足糊其口。
中年或水旱,采蕨充饭糗。
四壁固屡空,满屋贮蝌蚪。
少蒙义方训,交口相传授。
日记数百言,勇气摩星斗。
既长游乡校,稍稍别妍丑。
父曰尔勉哉,学问贵悠久
。
?然铭诸内,庶几造渊薮。
奈何天降割,累累若孤狗。
三年抱忧患,忍复言进取。
洪惟太上皇,下诏罗琼玖。
提笔入贡士,肝肺始一呕。
时年二十四,一得殆天偶。
自兹青衫缚,连年事奔走。
得官涪江上,距家才百九。
一年一归安,亲族相聚首。
留连辄数月,官长怒诃吼。
三书下下考,荐者一邱叟。
浩然赋归欤,忽复失箕帚。
独身当门阑,内外事纷纠。
母曰毋自弃,一出庸可咎。
乃趋光范门,所志在升斗。
是时京宰相,来者无不受。
殷勤献三策,风化略开剖。
明日益昌学,有旨除度某。
于焉具菽水,聊以慰其母。
维南有真儒,奋起光前后。
六月冒隆暑,愿闻道枢纽。
一见晋其门,妙语得亲手。
归来欢有馀,俯仰对穹厚。
益昌异风土,日夕涨尘垢。
母也乐其乐,雅欲安户牖。
版舆不可致,徒使我心愀。
时时遣家僮,历历问安否。
具言唐益昌,盛德世希有。
爱我如骨肉,诲我如师友。
要我以名节,期我以不朽。
母曰尔得此,敬哉不可苟。
努力勤王事,毋为利禄诱。
傥有分寸补,何必侍左右。
因循不敢归,春风再花柳。
正也鲜兄弟,子职宁不负。
奉檄得初心,一舸春江浏。
区区敢有请,兵厨乞尊酒。
我欲径持归,升堂荐眉寿。
诗句欣赏
MORE+
拜经传业源流在,作赋摩空取次休
出处:
戴主簿挽诗 其一
作者:
林希逸
朝代:
宋
诗卷旧人无十九,箫笳何去暮云愁
出处:
戴主簿挽诗 其一
作者:
林希逸
朝代:
宋
有子能贤知孝甚,新磨铭石以贫迟
出处:
戴主簿挽诗 其二
作者:
林希逸
朝代:
宋
为君更作招魂些,此士无惭有道碑
出处:
戴主簿挽诗 其二
作者:
林希逸
朝代:
宋
身老梦思埋玉处,客游忆到共灯时
出处:
戴主簿挽诗 其二
作者:
林希逸
朝代:
宋
家成好入遗文去,乞与他年作瑞芝
出处:
戴主簿挽诗 其二
作者:
林希逸
朝代:
宋
畴昔西山元有亮,师今名亮号西山
出处:
前住黄檗亮西山挽诗
作者:
林希逸
朝代:
宋
初修白业光时现,晚破玄关发已斑
出处:
前住黄檗亮西山挽诗
作者:
林希逸
朝代:
宋
缘熟不妨逢檗住,意阑忽漫杖藜还
出处:
前住黄檗亮西山挽诗
作者:
林希逸
朝代:
宋
雁湖未久跏趺去,汝蜕虽高我怆颜
出处:
前住黄檗亮西山挽诗
作者:
林希逸
朝代:
宋
岸帻生同誉,翻经老耐嫠
出处:
黄倅内子挽诗
作者:
林希逸
朝代:
宋
能贤儿似侃,爱客母如圭
出处:
黄倅内子挽诗
作者:
林希逸
朝代:
宋
有弟铭崔姊,何人传鲍妻
出处:
黄倅内子挽诗
作者:
林希逸
朝代:
宋
霜风吹旐去,笳咽筱塘西
出处:
黄倅内子挽诗
作者:
林希逸
朝代:
宋
翁昔南游日,看君玉雪如
出处:
适轩黄革叟挽诗 其一
作者:
林希逸
朝代:
宋
晚凭居士几,死守乐轩书
出处:
适轩黄革叟挽诗 其一
作者:
林希逸
朝代:
宋
圣处吟应到,原夫技岂疏
出处:
适轩黄革叟挽诗 其一
作者:
林希逸
朝代:
宋
白头心自适,元不羡高车
出处:
适轩黄革叟挽诗 其一
作者:
林希逸
朝代:
宋
闽谱虽华远,君于派得黄
出处:
适轩黄革叟挽诗 其二
作者:
林希逸
朝代:
宋
铭宜买石待,诗岂入瓢藏
出处:
适轩黄革叟挽诗 其二
作者:
林希逸
朝代:
宋
春秋自耕稼,亦足糊其口。
中年或水旱,采蕨充饭糗。
四壁固屡空,满屋贮蝌蚪。
少蒙义方训,交口相传授。
日记数百言,勇气摩星斗。
既长游乡校,稍稍别妍丑。
父曰尔勉哉,学问贵悠久。
?然铭诸内,庶几造渊薮。
奈何天降割,累累若孤狗。
三年抱忧患,忍复言进取。
洪惟太上皇,下诏罗琼玖。
提笔入贡士,肝肺始一呕。
时年二十四,一得殆天偶。
自兹青衫缚,连年事奔走。
得官涪江上,距家才百九。
一年一归安,亲族相聚首。
留连辄数月,官长怒诃吼。
三书下下考,荐者一邱叟。
浩然赋归欤,忽复失箕帚。
独身当门阑,内外事纷纠。
母曰毋自弃,一出庸可咎。
乃趋光范门,所志在升斗。
是时京宰相,来者无不受。
殷勤献三策,风化略开剖。
明日益昌学,有旨除度某。
于焉具菽水,聊以慰其母。
维南有真儒,奋起光前后。
六月冒隆暑,愿闻道枢纽。
一见晋其门,妙语得亲手。
归来欢有馀,俯仰对穹厚。
益昌异风土,日夕涨尘垢。
母也乐其乐,雅欲安户牖。
版舆不可致,徒使我心愀。
时时遣家僮,历历问安否。
具言唐益昌,盛德世希有。
爱我如骨肉,诲我如师友。
要我以名节,期我以不朽。
母曰尔得此,敬哉不可苟。
努力勤王事,毋为利禄诱。
傥有分寸补,何必侍左右。
因循不敢归,春风再花柳。
正也鲜兄弟,子职宁不负。
奉檄得初心,一舸春江浏。
区区敢有请,兵厨乞尊酒。
我欲径持归,升堂荐眉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