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诗人
应法孙
应澧
应煟
应物
应玚
应璩
应真
应节严
应贞
庞一夔
庞一德
庞俊
庞元英
庞其章
庞垲
庞季子
庞尚鹏
庞履廷
庞嵩
庞建楫
庞德公
庞昌
庞树松
庞树柏
庞汉
庞淞
庞清孙
庞籍
庞蕙
庞蕙纕
精选古诗
送僧过洞庭
冰花
西湖晓行
秋行
寻山
次韵张布政游山
望岳
登岳
古诗名句
地近青春惟鸟雀,夜来新水到柴扉
中原落日愁多梦,万里沧江定不归
拟向鹿门为地主,不妨常著芰荷衣
落日长风吹碛昏,荒村寒月动篱门
江潮枕上悲心壮,山鬼灯前夜语繁
乱后客身犹万里,斗间云气望中原
欲添春水随行李,更听渔歌起钓䑳
十里蒹葭雨尽收,西湖一望月光浮
查古诗
搜索
慈竹
作者:
黄庭坚
朝代:
宋
门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
。
一丛涧数步,森森数十茎。
长茎覆短茎,枝叶不峥嵘。
去年笋已长,今年笋又生。
高低相倚向,浑如长幼情。
孝子侍父立,顺孙随祖行。
居然抱慈孝,根底信天成。
吾闻唐之人,孝行常欣欣。
郓州张公艺,九代同一门。
大帝闻其名,衡茅降至尊。
冯宿丱岁时,随父庐祖坟。
父子相随孝,灵芝特地春。
北海吕元简,四世同家主。
以至牛马羊,异母皆相乳。
虞乡董公直,鞠养诸孤遗。
鸲鹆与鸦鹊,同巢而共枝。
孝行动天壤,鸟兽皆随时。
又闻猓?兽,死不相弃离。
?蝎与蛟鱼,子母长相随。
兽面而人心,此兽信有之。
兽心而人面,其人诚可悲。
李钧为侍御,弃母在□州。
母因殍饿死,世□何悠悠。
光禄李□者,亦是斯人流。
有母不侍养,异居经千秋。
唐家法网宽,贷死流遐陬。
崔湜为侍郎,天子赐瓜香。
携归与爱妻,老母不得尝。
一旦恶贯盈,杀之于路傍。
越公钟绍京,至孝何殊常。
小时得瓜果,先解进高堂。
长大遇玄宗,一夕登岩廊。
孝者名长新,逆者污人伦。
人既不如竹,乃是一埃尘。
夫为人子者,莫若事尊亲。
夫为人父者,莫若训儿孙。
积善与仁孝,可以立于身。
我愿移此竹,栽于率土滨。
使彼行人见,皆为慈孝人。
樵童见此竹,且莫伐我薪。
诗句欣赏
MORE+
不知眼底有人间,望近黄泉离一箭
出处:
烈女陈若英
作者:
郑文康
朝代:
明
横插郎家双股钗,勇系兰房三尺练
出处:
烈女陈若英
作者:
郑文康
朝代:
明
但求同化穴中土,肯作孤栖梁上燕
出处:
烈女陈若英
作者:
郑文康
朝代:
明
从容顷刻毕此身,烈烈清风湖海遍
出处:
烈女陈若英
作者:
郑文康
朝代:
明
乃知天性无古今,尧舜涂人同一善
出处:
烈女陈若英
作者:
郑文康
朝代:
明
请歌女子若英诗,莫看太师长乐传
出处:
烈女陈若英
作者:
郑文康
朝代:
明
高皇暮年将易储,期期御史强沮之
出处:
与叶及庵论商山四皓
作者:
郑文康
朝代:
明
留侯从容肯直谏,公义定灭宫帏私
出处:
与叶及庵论商山四皓
作者:
郑文康
朝代:
明
斯人平生仗多智,预卜将来有人彘
出处:
与叶及庵论商山四皓
作者:
郑文康
朝代:
明
功成谨缩三寸舌,推祸与人图自避
出处:
与叶及庵论商山四皓
作者:
郑文康
朝代:
明
吁嗟四老真呆夫,等闲诱出如婴雏
出处:
与叶及庵论商山四皓
作者:
郑文康
朝代:
明
虽令太子生羽翼,亦使悍后为屠奴
出处:
与叶及庵论商山四皓
作者:
郑文康
朝代:
明
先王一姬并一子,一朝尽向砧刀死
出处:
与叶及庵论商山四皓
作者:
郑文康
朝代:
明
他年又召诸吕来,此祸皆从老人始
出处:
与叶及庵论商山四皓
作者:
郑文康
朝代:
明
龙洲巨眼双垂虹,四海一望都成空
出处:
读倥侗子补刘龙洲小传用陈亮韵
作者:
郑文康
朝代:
明
有时痛发贾生哭,血泪迸落珍珠红
出处:
读倥侗子补刘龙洲小传用陈亮韵
作者:
郑文康
朝代:
明
初心甘老山中酒,寝不成眠亦须走
出处:
读倥侗子补刘龙洲小传用陈亮韵
作者:
郑文康
朝代:
明
东南日月欲堕地,渡江思显擎天手
出处:
读倥侗子补刘龙洲小传用陈亮韵
作者:
郑文康
朝代:
明
洛阳田地本中原,还我舆图旧时有
出处:
读倥侗子补刘龙洲小传用陈亮韵
作者:
郑文康
朝代:
明
胸中十万总兵器,用夏变夷期可致
出处:
读倥侗子补刘龙洲小传用陈亮韵
作者:
郑文康
朝代:
明
一丛涧数步,森森数十茎。
长茎覆短茎,枝叶不峥嵘。
去年笋已长,今年笋又生。
高低相倚向,浑如长幼情。
孝子侍父立,顺孙随祖行。
居然抱慈孝,根底信天成。
吾闻唐之人,孝行常欣欣。
郓州张公艺,九代同一门。
大帝闻其名,衡茅降至尊。
冯宿丱岁时,随父庐祖坟。
父子相随孝,灵芝特地春。
北海吕元简,四世同家主。
以至牛马羊,异母皆相乳。
虞乡董公直,鞠养诸孤遗。
鸲鹆与鸦鹊,同巢而共枝。
孝行动天壤,鸟兽皆随时。
又闻猓?兽,死不相弃离。
?蝎与蛟鱼,子母长相随。
兽面而人心,此兽信有之。
兽心而人面,其人诚可悲。
李钧为侍御,弃母在□州。
母因殍饿死,世□何悠悠。
光禄李□者,亦是斯人流。
有母不侍养,异居经千秋。
唐家法网宽,贷死流遐陬。
崔湜为侍郎,天子赐瓜香。
携归与爱妻,老母不得尝。
一旦恶贯盈,杀之于路傍。
越公钟绍京,至孝何殊常。
小时得瓜果,先解进高堂。
长大遇玄宗,一夕登岩廊。
孝者名长新,逆者污人伦。
人既不如竹,乃是一埃尘。
夫为人子者,莫若事尊亲。
夫为人父者,莫若训儿孙。
积善与仁孝,可以立于身。
我愿移此竹,栽于率土滨。
使彼行人见,皆为慈孝人。
樵童见此竹,且莫伐我薪。